南国古来风物好,早时游览熟登临。
青山满路人家远,丹橘隔江秋色深。
官况暂应劳折狱,病怀终自重分襟。
三年解罢当求试,多草新文慰我心。
送赵时校书之任临川司理。唐代。林逋。 南国古来风物好,早时游览熟登临。青山满路人家远,丹橘隔江秋色深。官况暂应劳折狱,病怀终自重分襟。三年解罢当求试,多草新文慰我心。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何处吟诗好,诗吟皓月窗。半阶花影弄,三里寺钟撞。
红袖香添乍,青灯味少双。此时无所咏,蟾魄冷空江。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六。清代。许传霈。 何处吟诗好,诗吟皓月窗。半阶花影弄,三里寺钟撞。红袖香添乍,青灯味少双。此时无所咏,蟾魄冷空江。
次韵林少瞻游禹庙一首。宋代。刘一止。 客里杯觞不易逢,越王宫好莫匆匆。春容雨打风吹后,山色朝来暮去中。京国昔从秋序别,斋厨犹忆饭时同。清时更作他年约,七塔三山梦已通。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宋代。汪元量。 昔年去国大苍黄,同舍诸生半死亡。春别浙江花似雾,秋行碛地草如霜。时沽市酒借余景,屡宿官邮悲故乡。满目故人皆厚禄,吾侪添得两奚囊。
新年杂兴十首 其八。宋代。李光。 负郭幽居一味清,残花寂寂水泠泠。夜深宴坐无灯火,捲起疏帘月满庭。
次韵。元代。萨都剌。 江南三月踏残芳,白苧衣轻树影凉。曲巷银灯先马去,谁家翠袖隔帘香。细歌《金缕》鸣牙板,新酒檀槽出玉浆。卧病日长思往事,买舟乘兴过沧浪。
漫兴十首 其五。明代。唐寅。 驰驱京国罨头尘,褴褛衣衫垫角巾。万点落花俱是恨,满杯明月即忘贫。香灯不起维摩疾,樱笋难酬谷雨春。镜里自看成老大,戏儿棚上下场人。
拟青青河畔草。宋代。周紫芝。 四序相推迁,日月倏已逝。春风入猗兰,光艳照罗绮。一朝霜雪至,容华苦憔悴。佳人惜朱颜,结缡奉君子。安知远征途,中道成弃置。昔持鸳鸯锦,裁成合欢被。今织回文机,中有相思字。相思日夜切,尺书无雁寄。谁能知妾心,脉脉含远意。
挽籍溪胡先生三首 其二。宋代。朱熹。 澹泊忘怀久,浑沦玩意深。箪瓢无改乐,山水自知音。册府遗编在,丘原宰树阴。门人封马鬣,寒日共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