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露湿晴春,秋灯落烬频。
祇缘吟有味,不觉坐劳神。
寄远情无极,搜奇事转新。
此魔降不到,珍重五天人。
赠张绘秘教九题·诗魔。唐代。林逋。 花露湿晴春,秋灯落烬频。祇缘吟有味,不觉坐劳神。寄远情无极,搜奇事转新。此魔降不到,珍重五天人。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舟泊黄河与止生舟隔两岸口占寄示。明代。杨宛。 恨打鸳鸯两岸飞,两心相望共依依。何如溪上眠沙稳,相逐相呼趁月归。
江村十日黄梅雨,波涛入户不得晴。扁舟忽报故人至,满衣檐雨一笑迎。
袖中示我楚游草,知己相逢转潦倒。家徒四壁为壮游,他乡岁暮伤怀抱。
五月二十六日莼客枉顾山中获读其楚游诸诗感成长句。。沈宝森。 江村十日黄梅雨,波涛入户不得晴。扁舟忽报故人至,满衣檐雨一笑迎。袖中示我楚游草,知己相逢转潦倒。家徒四壁为壮游,他乡岁暮伤怀抱。随园以后诗格卑,街谭里语相摩追。先生只手障东海,春霆一发苏聋痴。从古天心浩难测,谁实生才转相厄。安定教士丛讥谗,相如为郎困资格。上书十载长安市,东阁相延号知己。读书坐老中兴年,闭门著书岂得已。山中五月新竹成,绿阴罩地黄鹂声。杨家果红吴盐白,风雨高歌浮百觥。饥寒那得久乡里,良夜清谈复余几。新诗录尽月五更,山钟摇雨曙鸦起。
题甘露寺中峰。宋代。方岳。 金焦两点自东西,着我於中亦一奇。菰叶苹花秋共晚,山寒未必白鸥知。
拟寒山我见世中人二首 其二。明代。石沆。 我见世中人,开口便讲理。将理与人争,还是不明理。多争理在伊,少争理在你。争人所不争,不争之争矣。
宋孺人挽词。宋代。王十朋。 晚岁归来奉伯鸾,力将勤俭济艰难。鹿车共挽甘从鲍,熊胆亲调欲慕韩。镜里玉容犹未老,梦中银漏忽惊残。通家贱子非房杜,长记登门酒尽欢。
雨蕊方桃,晴梢渐杏,东风娇语弦管。爱香帘约馀寒,唤舞袖翻嫩暖。红颜清健,旧墨竹、扶疏手段。且碧窗、写就黄庭,画楫海山开卷。春自好、得花不淡。花又好、得春不浅。晓莺瑶佩秋生,月蘸翠尊波满。长逢花处,笑西母、霜娥偷换。要日边、争看貂蝉,彩侍更迎宣劝。
东风第一枝·雨蕊方桃。宋代。张辑。 雨蕊方桃,晴梢渐杏,东风娇语弦管。爱香帘约馀寒,唤舞袖翻嫩暖。红颜清健,旧墨竹、扶疏手段。且碧窗、写就黄庭,画楫海山开卷。春自好、得花不淡。花又好、得春不浅。晓莺瑶佩秋生,月蘸翠尊波满。长逢花处,笑西母、霜娥偷换。要日边、争看貂蝉,彩侍更迎宣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