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瞻堂十景为大参徐公作 其二 玩月堂。明代。胡应麟。 南峰流素华,光彩荡林樾。胡床人未眠,玩此瑶台月。
终南精舍月中闻磬声诗(题中用韵,六十字成)。唐代。吕温。 月峰禅室掩,幽磬静昏氛。思入空门妙,声从觉路闻。泠泠满虚壑,杳杳出寒云。天籁疑难辨,霜钟谁可分。偶来游法界,便欲谢人群。竟夕听真响,尘心自解纷。
和方泰州见寄。唐代。徐铉。 逐客凄凄重入京,旧愁新恨两难胜。云收楚塞千山雪,风结秦淮一尺冰。置醴筵空情岂尽,投湘文就思如凝。更残月落知孤坐,遥望船窗一点星。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宋代。吴芾。 稻苗初穗出纷纷,半是青云半白云。坐看黄云呈上瑞,田家无处不忻忻。
虞美人。清代。朱祖谋。 水堂烟月消眉萼。梦断琼枝约。低颦深坐未应知。何事粉香和泪湿罗衣。暝空筝语西楼起。吹絮帘重倚。看人花底酹清歌。不信一春梦雨比愁多。
庭梧昨夜叶有声,调调刁刁递为鸣。菊存三径丛丛发,月入千江处处清。
阶前兼有双桂在,趁此会友情更倍。会友之乐乐陶陶,吟风弄月兴转高。
旧得有读书乐时一讽咏欣然会心因广之为静坐乐会友乐各四章 其七。明代。顾允成。 庭梧昨夜叶有声,调调刁刁递为鸣。菊存三径丛丛发,月入千江处处清。阶前兼有双桂在,趁此会友情更倍。会友之乐乐陶陶,吟风弄月兴转高。
寒食。宋代。吴则礼。 正憎风雨暗炊熟,朝日似为寒食晴。树头树底作许好,举扬春事怜音声。聊呼上坐行饱饭,著处小立惟青青。更无花片近老眼,快遣鶬鹒来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