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外多将云作装,前花惟以醉为乡。
瑶华伸玩情何极,高绝犹如登百常。
和才上人春日见寄。唐代。林逋。 俗外多将云作装,前花惟以醉为乡。瑶华伸玩情何极,高绝犹如登百常。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念奴娇 其五。宋代。沈瀛。 阳春布暖,又还见、光景如梭催逼。帝里皇都人共道,好个前时春色。默默暗沈,含颦不语,此意谁人识。何如索笑,放开说尽端的。须信漏泄风光,百花头上,报一枝消息。多少园林应次第,迤逦排红骈白。金鼎芳滋,玉堂璀璨,趁取佳时节。东君归后,绿阴依旧南陌。
十月菊得深字。元代。赵秉文。 地偏开较晚,风劲可能禁。雨渍金英浅,寒添紫晕深。抱丛无晚蝶,窥蕊有贞禽。留待飘云后,梅花约重寻。
次韵答清江主簿赵彦成。宋代。黄叔达。 日转溪山几百遭,厌闻虎啸与猿号。笙歌忽把二天酒,风雨犹惊三峡涛。已作齐民寻要术,安能痛饮读离骚。看君自是青田质,清唳犹堪彻九皋。
杨花落。明代。乔世宁。 坐待梅花尽,征人独未归。宫妆临镜懒,春信到边稀。断缕惊龙管,余香入凤帏。持将花比貌,空有泪沾衣。
送僧过金山。宋代。释心月。 不见德云闲古锥,淡烟寒日水涟漪。风行雷动他山上,也好低头问讯伊。
题山带画为张宗肃。清代。陈恭尹。 野桥枯石水磷磷,几叠苍松似小春。恰好赠归词客手,竹边添个撚须人。
登中茅山。宋代。王安石。 翛然杖屦出尘嚣,鸡犬无声到泬寥。欲见五芝茎叶老,尚攀三鹤羽翰遥。容溪路转迷横彴,仙几风来得堕樵。兴罢日斜归亦懒,更磨碑藓认前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