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形穷胜负,史法贯兴衰。
落落虽殊众,恂恂不迕时。
位卑名自重,才大命须奇。
世俗那能识,伤嗟止为诗。
梅圣俞挽歌二首。唐代。司马光。 兵形穷胜负,史法贯兴衰。落落虽殊众,恂恂不迕时。位卑名自重,才大命须奇。世俗那能识,伤嗟止为诗。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避寇即事十二首 其四。宋代。左纬。 消息苦无定,转移难预言。起看残月色,行绕乱云根。饿久百骸劣,啼多双眼昏。天涯迷去路,谁为我招魂。
和李公素舍人真州通济亭诗。宋代。金君卿。 虹堤崛起开危轩,四彻空旷围山川。刺天万里烟树外,破浪一去风中船。青黄乱眼裂春锦,鸣声聒耳惊秋蝉。亭前深处不百尺,神物窟此犹安然。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九。宋代。晁补之。 堂堂门下公,英发自初仕。卷舒固以时,出处不为己。朝廷登儒辅,德礼民有耻。岷峨更峥嵘,清风在闾里。独醒固不恶,既醉又可纪。成王访落时,百室赋盈止。吾侪为国谋,私爱不足恃。
燕歌行。南北朝。庾信。 代北云气昼昏昏。千里飞蓬无复根。寒鴈嗈嗈渡辽水。桑叶纷纷落蓟门。晋阳山头无箭竹。疎勒城中乏水源。属国征戍久离居。阳关音信绝能疎。原得鲁连飞一箭。持寄思归燕将书。渡辽本自有将军。寒风萧萧生水纹。妾惊甘泉足烽火。君讶渔阳少阵云。自从将军出细柳。荡子空床难独守。盘龙明镜饷秦嘉。辟恶生香寄韩寿。春分燕来能几日。二月蚕眠不复久。洛阳游丝百丈连。黄河春冰千片穿。桃花颜色好如马。榆筴新开巧似钱。蒲桃一杯千日醉。无事九转学神仙。定取金丹作几服。能令华表得千年。
发安溪至青田戎事急不得留有感。明代。刘基。 鶪鸣戒晨装,挂席日尚早。风乱沙上云,雨昏江中岛。士生从王事,薄质非所宝。但惧筋力微,任重躜远道。昔迈园柳青,今来江枫老。豺狼互灭没,忧虞何时了。朝原思眷令,夜船梦萱草。寸步隔河山,惄焉伤怀抱。
乙卯正月别子融。宋代。陈文蔚。 相逢便欲作归谋,为子殷勤一日留。山好不妨和雨看,水平重得绕湖游。酒须更放微醺饮,诗亦无劳着意求。别去不愁山水隔,兴来径理雪中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