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得莲种,远自浙江湄。
明烛然空碗,浓朱画细丝。
盛开尤菡萏,到落不离披。
岂独夏花好,仍兼秋实奇。
味长包石蜜,壳嫩剥燕支。
况复芬芳久,霜前殊未衰。
南园杂诗六首·明叔家瑞莲。唐代。司马光。 君家得莲种,远自浙江湄。明烛然空碗,浓朱画细丝。盛开尤菡萏,到落不离披。岂独夏花好,仍兼秋实奇。味长包石蜜,壳嫩剥燕支。况复芬芳久,霜前殊未衰。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寻针死计东洋海,失火生缘露地车。九曲径幽知路蚁,连城珠贱报恩蛇。
魂随月下琴心立,眼透云中扇影遮。烈焰原头烧不尽,藏春依约绿些些。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其六十。明代。王夫之。 寻针死计东洋海,失火生缘露地车。九曲径幽知路蚁,连城珠贱报恩蛇。魂随月下琴心立,眼透云中扇影遮。烈焰原头烧不尽,藏春依约绿些些。
题崇文节公手钞律赋 其二。清代。陈宝琛。 真儒何必薄雕虫,刚健藏棱婀娜中。此亦平生心学验,笔端敬肆系时风。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 其二。宋代。苏轼。 诗里将军已筑坛,后来裨将欲登难。已惊老健苏梅在,更作风流王谢看。○出定知书满腹,瘦生应为语雕肝。○○洒落江山外,留与人间激懦官。
镫楼行壬寅元夕赋示施伟长。清代。钱谦益。 长安元夕风景妍,夹路镫楼柳市边。黄道日回春夜暖,碧空月压看场圆。络角星河拄人首,九华莲焰枝如藕。侧帽都簪内苑花,薄酲犹带昆明酒。千金一刻买春阳,十里珠帘曼睩光。全疑月面为人面,不辨衣香与坐香。当时我亦铜龙客,朝回冲酒城东陌。银烛遥连北里红,金壶不许东方白。如今老大鬓婆娑,土室龛镫礼佛陀。上元儋耳欢娱少,镫火樊楼涕泪多。怜君旅食山城下,钟罢垆残守僧舍。胶牙生菜粥不糜,蜇鼻村酤酒未笮。与君相去一牛鸣,便似蓬池话浅清。挑镫互见阑珊影,倚户如闻嚄唶声。月宫清辇空相忆,金床舍利无消息。绮陌兵残玉露晞,紫姑卜罢银河仄。寂寂秋衾卧冷云,软红香雾想氤氲。梦回历历华胥国,折脚铛边说向君。
并蒂菊。明代。梁以壮。 相爱在澹薄,兹情知者希。结将成晚节,交以共秋晖。狎昵人争尚,单寒世所讥。同心那可少,閒雅不相违。
李伯时赠英石。宋代。王十朋。 英石来从并玉堂,铃斋几案耸锋铓。平生性有好山癖,袖得两峰归故乡。
梅花绝句·其一。宋代。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