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斋对秋山,平望殊不远。
虽违独往心,苍苍长在眼。
可嗟都邑游,终日红尘满。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怀翠亭。唐代。司马光。 高斋对秋山,平望殊不远。虽违独往心,苍苍长在眼。可嗟都邑游,终日红尘满。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和答李学士见寄长韵。宋代。宋庠。 璇源多清派,兰谷无绝芳。之子相门裔,高才映周行。妙年弄文史,雅志含圭璋。中岁困官簿,铢两争低昂。一通金闺籍,荏苒潘鬓霜。剖符屡麾阮,执戟更疲扬。闻君近多暇,归偃三经堂。左右褫绅组,纵横罗巾箱。安驱仁义涂,弭节名声场。战酣道始胜,心泰无癯尫。壮思挟飞藻,诏我临霞章。我时坐铃阁,寂寞如禅房。开缄一快读,隽味腴且长。高义溢句流,清风随篇翔。感人不无意,在水河汤汤。吾匪辩音者,空冀怀仁藏。矧属岁躔暮,百贲皆芸黄。何以谢君子,松柏同苍苍。
寄王百谷。明代。徐熥。 三载吴门两见君,别来相忆倍殷勤。梦回半偈庵前月,望断姑苏台上云。赤牍此时凭雁足,黄庭何日换鹅群。先人墓所丰碑在,应赖邯郸绝代文。
去年九日在衡阳。满林霜。俯潇湘。回雁峰头,依约雁南翔。遥想茱萸方遍插,唯少我,一枝香。
今年佳节幸相将。陟层冈。举华觞。地暖风和,犹未菊开黄。此会明年知健否,判酩酊,醉秋光。
江城子。宋代。李纲。 去年九日在衡阳。满林霜。俯潇湘。回雁峰头,依约雁南翔。遥想茱萸方遍插,唯少我,一枝香。今年佳节幸相将。陟层冈。举华觞。地暖风和,犹未菊开黄。此会明年知健否,判酩酊,醉秋光。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十二。宋代。张栻。 秋后冬前一月晴,小园佳处日经行。半山木落楼台露,几树霜馀橘柚明。
苍官台。宋代。耶律铸。 谁赞君侯缔构功,尽收形胜压天东。洪流下瞰朝宗远,叠嶂横陈堡塞雄。凤阙凝眸云掩霭,鸡林指掌树冥濛。髯龙似识登龙意,时摆寒梢弄晚风。
晚窗帘捲雨初残,一点无尘碧玉寒。霜节留公化龙杖,烟梢忆我钓鱼竿。
坐令烦暑消馀烈,解遣穷愁释百端。他日茅檐隐疏翠,悬知无梦到长安。
朱藏一除校书作别竹诗次其韵与藏一直舍切邻实共此竹。宋代。廖刚。 晚窗帘捲雨初残,一点无尘碧玉寒。霜节留公化龙杖,烟梢忆我钓鱼竿。坐令烦暑消馀烈,解遣穷愁释百端。他日茅檐隐疏翠,悬知无梦到长安。
重叠金 其四。清代。樊增祥。 绿荷风动双鸳浴。浴鸳双动风荷绿。归燕翠帘垂。垂帘翠燕归。品棋知玉冷。冷玉知棋品。凉榭水沈香。香沈水榭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