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源多清派,兰谷无绝芳。
之子相门裔,高才映周行。
妙年弄文史,雅志含圭璋。
中岁困官簿,铢两争低昂。
一通金闺籍,荏苒潘鬓霜。
剖符屡麾阮,执戟更疲扬。
闻君近多暇,归偃三经堂。
左右褫绅组,纵横罗巾箱。
安驱仁义涂,弭节名声场。
战酣道始胜,心泰无癯尫。
壮思挟飞藻,诏我临霞章。
我时坐铃阁,寂寞如禅房。
开缄一快读,隽味腴且长。
高义溢句流,清风随篇翔。
感人不无意,在水河汤汤。
吾匪辩音者,空冀怀仁藏。
矧属岁躔暮,百贲皆芸黄。
何以谢君子,松柏同苍苍。
和答李学士见寄长韵。唐代。宋庠。 璇源多清派,兰谷无绝芳。之子相门裔,高才映周行。妙年弄文史,雅志含圭璋。中岁困官簿,铢两争低昂。一通金闺籍,荏苒潘鬓霜。剖符屡麾阮,执戟更疲扬。闻君近多暇,归偃三经堂。左右褫绅组,纵横罗巾箱。安驱仁义涂,弭节名声场。战酣道始胜,心泰无癯尫。壮思挟飞藻,诏我临霞章。我时坐铃阁,寂寞如禅房。开缄一快读,隽味腴且长。高义溢句流,清风随篇翔。感人不无意,在水河汤汤。吾匪辩音者,空冀怀仁藏。矧属岁躔暮,百贲皆芸黄。何以谢君子,松柏同苍苍。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相和歌辞。燕歌行。唐代。陶翰。 请君留楚调,听我吟燕歌。家在辽水头,边风意气多。出自为汉将,正值戎未和。雪中凌天山,冰上渡交河。大小百馀战,封侯竟蹉跎。归来霸陵下,故旧无相过。雄剑委尘匣,空门唯雀罗。玉簪还赵女,宝瑟付齐娥。昔日不为乐,时哉今奈何。
有客念行役,劲气凛於秋。男儿未老,衔命如虏亦风流。决定平戎方略,恢复旧燕封壤,安用割鸿沟。莫献肃霜马,好衣白狐裘。我何人,怀壮节,但凝愁。平生未逢知己,哙伍实堪羞。金马文章何在,玉鼎勋庸何有,一笑等云浮。拼断好风月,羯鼓打梁州。
水调歌头·有客念行役。宋代。陈三聘。 有客念行役,劲气凛於秋。男儿未老,衔命如虏亦风流。决定平戎方略,恢复旧燕封壤,安用割鸿沟。莫献肃霜马,好衣白狐裘。我何人,怀壮节,但凝愁。平生未逢知己,哙伍实堪羞。金马文章何在,玉鼎勋庸何有,一笑等云浮。拼断好风月,羯鼓打梁州。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 其十。元代。方回。 世短心徒长,日暮道更远。偶荣匪运泰,骤落非命蹇。王侯死无葬,将相谪不返。贱穷齿秃缺,尚许啖粝饭。配享宣尼庙,文学可商偃。云何从祀庑,传注王郑混。平生三万卷,晚节叶粪本。外华已焉哉,袯襫谢公衮。
左蠡。宋代。洪咨夔。 山为飞沙白,江缘涨潦黄。古今双去鹬,天地一轻航。隽永还欹枕,牢愁忍别觞。晴云横不度,何处是柴桑。
三十六鳞秋乍肥,枫江回望思依依。斗间人觅双龙去,吴下书从二陆归。
剑曲未终迁幸舍,筑歌才和对沾衣。菰芦何限东南美,其若霜风识者稀。
陆叔原楚生兄弟自江右归携德甫用晦书见存且剧谈二君相遇之厚赋此寄之。明代。王世贞。 三十六鳞秋乍肥,枫江回望思依依。斗间人觅双龙去,吴下书从二陆归。剑曲未终迁幸舍,筑歌才和对沾衣。菰芦何限东南美,其若霜风识者稀。
颂古七十六首 其四十九。宋代。释士圭。 二十年前此地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地,树老无花僧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