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引洛注池塘,画舫飞桥映绿杨。
潩水隔城来不得,不辞策杖看湖光。
读乐天集戏作五绝。唐代。苏辙。 乐天引洛注池塘,画舫飞桥映绿杨。潩水隔城来不得,不辞策杖看湖光。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续得蒋道林书付鹑野来者颇异之欲条答病未能小诗书扇代启三首 其三。明代。湛若水。 大圣方人犹不暇,日乾夕惕法天行。老婆老去心能切,口耳劳劳只送迎。
自诫。明代。普泰。 眼将䀫就枕,肠觉饥即食。物我陈两间,化毋均埏埴。人唯草一茎,随时恣生息。百年苦无多,矻矻劳心力。龙驹毙良材,翡翠伤羽翼。贤哉塞上翁,心不计得失。
宿芦市。清代。金东。 万峰环绕水潺湲,墟里人归唤渡喧。野店偶难沽白堕,客程偏易向黄昏。雨余山色苍连屋,夜静滩声响到门。旅枕无聊乡梦远,天涯又此宿孤村。
送归中丞使新罗。唐代。皇甫冉。 诏使殊方远,朝仪旧典行。浮天无尽处,望日计前程。暂喜孤山出,长愁积水平。野风飘叠鼓,海雨湿危旌。异俗知文教,通儒有令名。还将大戴礼,方外授诸生。
东溪。宋代。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简周仲瞻大参。明代。郑岳。 玉勒金羁拥翠裾,出尘标格照璠玙。紫薇官转无留橐,青琐名存有谏书。宦业一门光史牒,民风三楚驻轺车。相逢湖海输心地,谁道元龙气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