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山前峰,上上终非顶。
行登众岭彻,始得山门迥。
高风惨多寒,落日侧先暝。
却视向所经,眇如在深井。
登嵩山十首 峰顶寺。唐代。苏辙。 重重山前峰,上上终非顶。行登众岭彻,始得山门迥。高风惨多寒,落日侧先暝。却视向所经,眇如在深井。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拜虚白塔。明代。蓝仁。 石径松林入翠微,门人卜此窆空衣。流沙几日青牛度,沧海千年白鹤归。山鬼夜惊丹气吐,洞雷晴挟剑光飞。久知生灭元无碍,目断鸰原下夕晖。
相和歌辞。雁门太守行。唐代。庄南杰。 旌旗闪闪摇天末,长笛横吹虏尘阔。跨下嘶风白练狞,腰间切玉青蛇活。击革摐金燧牛尾,犬羊兵败如山死。九泉寂寞葬秋虫,湿云荒草啼秋思。
题画寿周秉道。明代。邵宝。 郁郁顾山树,青连东海天。几家能卜世,此老夙称贤。大隐非居市,长生不问仙。骑迎侯子左,鞭让祖生先。兰已充佳佩,芹将荐御筵。舟横江北渚,剑倚斗南躔。传业书签万,生涯食指千。初心三岛日,晚兴五湖烟。榻下欣留客,旌招耻赴田。少微知此野,大耋值今年。独鹤吟筇畔,群鸥钓石边。慕亲题感怙,怀世赋思玄。人士缁冠雅,儿郎綵服鲜。夜深销短烛,冬煖谢轻绵。永日方嘉燕,清风复大篇。贤甥献春酒,侑以惠山泉。
双石巑岏倚云瘦,背立苍苍两成丑。不知底事忤夫君,千载春风不回首。
妾身虽弃妾不冤,混沌初开已相守。君兴蟠天云,妾亦助君去。
贵溪有石相背而生俗名之背夫石余谓妻安背夫抑夫弃之耳易之曰夫弃石。宋代。利登。 双石巑岏倚云瘦,背立苍苍两成丑。不知底事忤夫君,千载春风不回首。妾身虽弃妾不冤,混沌初开已相守。君兴蟠天云,妾亦助君去。终当为霖九地回,白日昭昭此情傃。
赠章仇将军。唐代。孟郊。 将军不夸剑,才气为英雄。五岳拽力内,百川倾意中。本立谁敢拔,飞文自难穷。前时天地翻,已有扶正功。
归田趣 其三 秋渔。明代。杨士奇。 七十归来,西江上、堪游堪钓。秋水共、长天一色,也堪吟啸。稳坐木兰渔艇子,大儿能网中儿棹。小儿自、理会爇香炉,烹茶灶。蘋花渚,雪争耀。枫叶岸,霞相照。山无数、清比方壶员峤。放浪不知天地外,萧閒底用元真号。听数声、长笛白鸥前,江南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