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雪为灯止,和风应节来。
出游吾已懒,小酌意难裁。
竹径泥方滑,菁畦冻欲开。
细君怜老病,加料作新醅。
雪後小酌赠内。唐代。苏辙。 薄雪为灯止,和风应节来。出游吾已懒,小酌意难裁。竹径泥方滑,菁畦冻欲开。细君怜老病,加料作新醅。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溽暑。明代。钱高。 溽暑夜无寐,披襟户不扃。烟开千嶂月,风定一江星。露草虫声咽,鱼罾水气腥。翛然尘虑绝,太上欲忘形。
砌红慵扫,问东风、应念西园寥落。帘卷垂杨莺啭巧,才见还因飞却。捻指光阴,关心节序,总在秋千索。翻翻双蝶,傍人争趁行乐。
曾记步月归来,秦争弹偏,共倚阑干角。别後池亭谁斗草,多少芳游担阁。世事升沈,人生聚散,俯仰空如昨。余香犹在,绣帏清晓寒薄。
念奴娇。宋代。续雪谷。 砌红慵扫,问东风、应念西园寥落。帘卷垂杨莺啭巧,才见还因飞却。捻指光阴,关心节序,总在秋千索。翻翻双蝶,傍人争趁行乐。曾记步月归来,秦争弹偏,共倚阑干角。别後池亭谁斗草,多少芳游担阁。世事升沈,人生聚散,俯仰空如昨。余香犹在,绣帏清晓寒薄。
夜与张舒话别。唐代。李九龄。 愁听南楼角又吹,晓鸡啼后更分离。如何销得凄凉思,更劝灯前酒一卮。
两监同舍出游和吴监丞韵。宋代。何澹。 我本麋鹿姿,牵来入京阙。举动违真性,驱驰了岁月。自惭西湖水,照见种种发。乘兴陪诸公,放舟烟浪窟。小雨裛风埃,轻霾翳林樾。春深桃李竞,路滑车马歇。已办登山屐,不羡凌波袜。沿堤逐树阴,傍寺诗禅衲。杯行知已深,欢意殊未竭。日暮碧云横,两山高突兀。
蕙风轻,莺语巧,应喜乍离幽谷。飞过北窗前,递晴晓,丽日明透翠帏縠。篆台芬馥。初睡起、横斜簪玉。因甚自觉腰肢瘦,新来又宽裙幅。
对清镜、无心堪梳裹,谁问著、余酲带宿。寻思前欢往事,似惊回、好梦难续。花亭遍倚槛曲。厌满、争春凡木。尽憔悴、过了清明候,愁红惨绿。
阳春。宋代。杨无咎。 蕙风轻,莺语巧,应喜乍离幽谷。飞过北窗前,递晴晓,丽日明透翠帏縠。篆台芬馥。初睡起、横斜簪玉。因甚自觉腰肢瘦,新来又宽裙幅。对清镜、无心堪梳裹,谁问著、余酲带宿。寻思前欢往事,似惊回、好梦难续。花亭遍倚槛曲。厌满、争春凡木。尽憔悴、过了清明候,愁红惨绿。
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几杜挺之刘原甫贡甫韩持国。宋代。梅尧臣。 昨日会饮我後至,谁欲比我为王戎。笑知卿辈意易败,起诮便与俗物同。似过黄公酒垆下,嵇阮不见修竹中。杳尔山河隔千里,此心正有古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