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田不雨忧无麦,入囷得半犹足食。
伏中一晒不可缓,旱田苍耳犹难得。
人言春旱夏当潦,入伏未保天日好。
老农经事言不虚,防风防雨如防盗。
外孙读书旧有功,吾言七字传祖风。
旋投诗笔到田舍,知我老来馋且慵。
秋田正急车难起,汗滴肩赫愧邻里。
磨声细转雪花飞,举家百口磨牙齿。
食前方丈我所无,烝饼十字或有诸。
孙归何用慰勤苦,烹鸡亦有烝胡卢。
外孙文九伏中入村晒麦。唐代。苏辙。 春田不雨忧无麦,入囷得半犹足食。伏中一晒不可缓,旱田苍耳犹难得。人言春旱夏当潦,入伏未保天日好。老农经事言不虚,防风防雨如防盗。外孙读书旧有功,吾言七字传祖风。旋投诗笔到田舍,知我老来馋且慵。秋田正急车难起,汗滴肩赫愧邻里。磨声细转雪花飞,举家百口磨牙齿。食前方丈我所无,烝饼十字或有诸。孙归何用慰勤苦,烹鸡亦有烝胡卢。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别熊子三章 其一。明代。边贡。 驱马陟前阪,惆怅送子归。良晤未及终,车徒忽已违。阴风蔽天地,砂砾惨阳晖。葵霍不自谋,众禽相与飞。五里一反顾,十里一徘徊。徘徊不可见,泪下沾我衣。
夜集梁武选公济园亭同何稽勋治象得秋字。明代。谢榛。 问予东去欲何求,日观峰高独胜游。离合此生能几醉,啸歌今夕故相留。庭前松桂偏宜月,笛里关山别是秋。他日鸣珂还有意,停云时傍凤城头。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明代。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送熊昱御史。明代。杨士奇。 故家文献驱前代,金榜科名起圣朝。宪府飞霜持白简,绣衣炫日近丹霄。归程万里秋随雁,挂席三山晓带潮。春酒还家酌萸菊,高堂眉寿等松乔。
十五夜都司宴集。明代。李舜臣。 月迥光无缺,星寒烂已施。百枝张幕色,万舞任渠为。激壮军中曲,纵横坐上卮。高朋复佳节,聊得此追随。
玉田八景·文笔夕照。宋代。李堪。 玉邑东南第一峰,铦锥颖脱乱山中。夕阳影里分明见,五色文章耀笔锋。
文宴招润卿博士辞以道侣将至一绝寄之。唐代。陆龟蒙。 仙客何时下鹤翎,方瞳如水脑华清。不过传达杨君梦,从许人间小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