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仙不返周王子,重阜相连少室孙。
夜静笙声兼鹤下,回看惟有故山存。
登封道中三绝 缑山祠。唐代。苏辙。 飞仙不返周王子,重阜相连少室孙。夜静笙声兼鹤下,回看惟有故山存。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登升真岩。元代。熊鉌。 仙宫郁岧峣,仰望如升天。人生无羽翰,凡骨难神仙。行险非所愿,攀高已无缘。且安平易道,聊以返自然。
捣练子 其三。清代。潘榕。 风剪剪,雨霏霏。自卷珠帘自挽帷。满地残红花又谢,天涯底事尚迟归。
和黄彦华帅机六言十首 其五。宋代。刘克庄。 世无识面仙者,或言飞过洞庭。望斗气半空紫,冲秋霄一点青。
岁将暮。宋代。曹勋。 岁将暮,岁将暮,靡靡行人不归去。不归去,道路长,道路长兮复限我以石坂羊肠。山多乔木兮不能为吾之栋梁,水多深阴兮不能为吾之舟航。徒顿驾以独宿兮,趋风雨於晨装。眇佳人兮余怀,期遥集于扶桑。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宋代。杨万里。 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题迎仙堂。宋代。白玉蟾。 昔日寻师到海涯,手中常袖一青蛇。随身风月长为伴,到处溪山总是家。玉笥岩前曾结草,金华洞里独餐霞。有人问我长生事,默默无言指落花。
过新淦寄胡能定 其一。明代。解缙。 紫淦提封十万家,市南多见使君车。凭将旧日阳春曲,散作侯官棠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