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甸供王日,衡阳入贡年。麏包青野外,鸱啸绮楹前。
尧帝成茨罢,殷汤祭雨旋。方期大君锡,不惧小巫捐。
茅。唐代。李峤。 楚甸供王日,衡阳入贡年。麏包青野外,鸱啸绮楹前。尧帝成茨罢,殷汤祭雨旋。方期大君锡,不惧小巫捐。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邀诸学博赏菊。明代。杨巍。 佳菊偏宜晚,入冬始落英。寒增茅屋色,雅称野人情。霜露清三径,壶觞尽一生。广文能好我,骑马过柴荆。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 其四。明代。郑真。 种得桃花与李花,红红白白几人家。卖钱却待花成实,沽酒墙头不用赊。
江上送吴明府以谳赴沔阳。明代。王廷陈。 盘错才能办,明威狱可孚。非缘审虞芮,那得泛江湖。琴和云间鹤,舄随波上凫。简书虽可畏,鱼鸟亦堪娱。
录别 其十一。明代。李攀龙。 高楼出浮云,零露缀绮疏。明月照佳人,清光相有馀。纷何下涕泪,纤纤结素书。愿持千里心,托此双鲤鱼。尊名不可处,白发难久居。岂如及盛年,驾言归故庐。
阑干万里心。清代。袁嘉。 轻寒料峭雨连纤。一缕春愁似水添。瘦到腰围亦自嫌。意恹恹。满院飞花不捲帘。
绿阴清昼堂。明代。张宁。 山中有高士,结屋住岩丘。树密乌声乱,林深鹤梦幽。云来疑向夕,风度欲惊秋。何日寻三径,相期避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