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鞞入嶂口,泛舸历川湄。尚想江陵阵,犹疑下濑师。
岸回帆影疾,风逆鼓声迟。萍叶沾兰桨,林花拂桂旗。
弓鸣苍隼落,剑动白猿悲。芳树吟羌管,幽篁入楚词。
全军多胜策,无战在明时。寄谢山东妙,长缨徒自欺。
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唐代。李峤。 鸣鞞入嶂口,泛舸历川湄。尚想江陵阵,犹疑下濑师。岸回帆影疾,风逆鼓声迟。萍叶沾兰桨,林花拂桂旗。弓鸣苍隼落,剑动白猿悲。芳树吟羌管,幽篁入楚词。全军多胜策,无战在明时。寄谢山东妙,长缨徒自欺。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郊居秋兴。明代。杨巍。 郊原净秋色,幽事甚从容。不厌山僧过,每于田父逢。为桥通野水,伐木出寒松。更愿烟尘绝,终身一老农。
某偶为木犀有赋遂别驾诸丈光和盈轴因惟晋以。宋代。魏了翁。 澹云明露立苍苍,不识从来声利场。晋士羽浮轻兴喻,唐人承误转周章。高谈天上兔蟾影,卑拟人閒龙麝香。犀桂自殊苦相累,都将荣进溷真芳。
促赵裕卿酒。宋代。吴惟信。 拟学粗豪去索尝,独醒岂易敌愁肠。白衣终到东篱下,自是渊明等得忙。
拟古十一首 其六。明代。顾璘。 涉江采芳桂,日暮且徒还。岂无葳蕤色,所往固迷端。人生多忧患,白露凋朱颜。盛年失道路,皓首空长叹。
重九日阻风京口。清代。顾翰。 寒涛一夜来广陵,望江楼外波层层。晓看失却瓜步市,雨丝织作千鱼罾。金山濛濛化空翠,一塔烟际浮觚棱。沙头老树高百尺,袅袅忽若风中藤。我舟欲渡不得渡,如鸟折翼思惊腾。江豚得意颇轩怪,肩背突出冀可乘。心知此夕是重九,眼有高处谁能登。石尤定厌往来数,中道阻绝聊取憎。只今健在尽何益,满头华发愁鬅鬙。拾来肥蟹乏钱买,暂守杀戒同枯僧。谬传京口酒可饮,直疑辨水尝淄渑。催租喜乏俗吏扰,诗成急向篷窗誊。
柳色河桥弄晚阴,临歧攀折思偏淫。乍来紫气原干斗,此去皇华为溉鬵。
殿上未归和氏璧,橐中谁赐陆生金?飘零莫漫愁书剑,六传平驱正在今!
送黎大行,濒行以途穷为恨,赋诗见示;仍用前韵答之。明代。张煌言。 柳色河桥弄晚阴,临歧攀折思偏淫。乍来紫气原干斗,此去皇华为溉鬵。殿上未归和氏璧,橐中谁赐陆生金?飘零莫漫愁书剑,六传平驱正在今!
和叶道卿连日阴曀坐曹无绪见寄。宋代。宋祁。 雾著青旗燕尾斜。轻阴连日遍天涯。上林已暖先催雁,细柳犹疏不碍鸦。积润未妨铿画瑟,薄寒仍欲定流霞。问君何事贪官事,只倚雕章念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