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云明露立苍苍,不识从来声利场。
晋士羽浮轻兴喻,唐人承误转周章。
高谈天上兔蟾影,卑拟人閒龙麝香。
犀桂自殊苦相累,都将荣进溷真芳。
某偶为木犀有赋遂别驾诸丈光和盈轴因惟晋以。唐代。魏了翁。 澹云明露立苍苍,不识从来声利场。晋士羽浮轻兴喻,唐人承误转周章。高谈天上兔蟾影,卑拟人閒龙麝香。犀桂自殊苦相累,都将荣进溷真芳。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采莲图。明代。文徵明。 横塘西头春水生,荷花落日照人明。花深叶暗不辨人,有时叶底闻歌声。歌声宛转谁家女,自把双桡击兰渚。不愁击渚溅红裳,水中惊起双鸳鸯。
石碏大义灭亲。宋代。洪皓。 恶吁及厚笃忠纯,大义无私遂灭亲。后代奸邪残骨肉,屡援斯语陷良臣。
和人雪意。宋代。李之仪。 雪意与春约,野情因物裁。辄将无穷思,聊摛有限才。云容忽破碎,山色如招回。携持固夙昔,端为此济来。岁晚君羁旅,微君谁我陪。祇恐造化工,特地吹葭灰。一剖不复收,寂尔为之胚。戢戢竞秀发,翩翩绝嫌猜。恍然徙倚间,浩荡心胸开。境界适何许,次第分隅隈。高足超日观,涂如下离堆。四顾始无间,忽觉惊初雷。有形均难悉,无物非蒿莱。却应求仙源,失路迷天台。波臣复笑屈,市门徒德梅。庶几未始得,掇拾同举杯。攘袂即千古,一醉姑相媒。
醉调徐汝思不饮。明代。王世贞。 去辞杯酒读兵书,明月青山恨有馀。我自三驺车畔饮,看他千骑上头居。
禽言六首 其六 看蚕看火。明代。顾璘。 蚕生于原,匪温斯瘅。火以炀之,烈则杀我。尔将崇利,毋贻我祸。既看我蚕,请看尔火。
庐山道中遇黄介夫因寄四十字。宋代。黄庶。 冷日苍山下,相逢笑又颦。文章已脍炙,名位尚埃尘。昔见缨尝请,今言雉欲驯。腥膻满南郡,忍醉解池春。
水龙吟 月夜闻远笛。清代。周寿昌。 谁家凉夜横吹,一声似彻霜天晓。玉关别恨,银阶幽怨,全穿树杪。叶起蝉吟,枝惊鸦睡,月窥云早。料阑干独凭,朱唇吹彻,怕断送、青春老。恰值雨停风小。恍串珠、穿来旋绕。连绵递送,隔墙谁擪,倚楼远袅。断竹音清,落梅腔远,余音难了。漫自怜、听不分明,恰更比、分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