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尽戎机佐上台,少年清苦自霜台。马嘶深竹闲宜贵,
花拂朱衣美称才。早入半缘分务重,晚吟多是看山回。
名高渐少翻飞伴,几度烟霄独去来。
浙东赠李副使员外。唐代。赵嘏。 妙尽戎机佐上台,少年清苦自霜台。马嘶深竹闲宜贵,花拂朱衣美称才。早入半缘分务重,晚吟多是看山回。名高渐少翻飞伴,几度烟霄独去来。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
赵嘏。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和潘簿食笋诗。宋代。虞俦。 平生爱竹几成癖,到处成阴已足嘉。潇洒未输彭泽柳,檀栾偏映杜林花。园林日日饶春事,红紫纷纷尽岁华。清节抱萌初入眼,金盘当馈莫摇牙。从渠燕颔誇千尺,还我鳌竿是一家。须信直钩终有用,渭川元不钓烟霞。
才人。明代。何巩道。 四座寂无语,一人呈妙词。谁酬白雪咏,空抱素秋悲。往者不复作,后来当自知。
送川觉。宋代。释慧空。 鲤鱼山,赤梢鲤。辰锦砂,未为比。吸尽九脉泉,透出三峡水。上得百尺竿,堕在齑瓮里。桃花浪急禹门高,雷动不惊争奈何。
书河上成安驿。元代。贡师泰。 扁舟落日成安驿,驿前危樯密如箦。岸高浪急不得前,争先进寸复退尺。须臾缆定心稍安,独据胡床坐深夕。水边灯影正晶荧,陌上铃声还络绎。才听打鼓按官船,又见驱车送行客。揽衣近前试问谁?往来一日多数百。中原征需苦繁剧,江南转输严督责。况今使者类狼贪,水陆鲜肥随口索。致令编户疲差役,生计萧条徒四壁。已将弱女纳官钱,更遣中男补丁额。曩时河上几人家,今日飘零竟无迹。请君置此勿复言,言罢空令愁思积。几点残星散空碧,船头别我东窗白。
次韵庭藻追记去岁与余游西湖舟中闻火而归。宋代。周紫芝。 漫郎移舟入小回,醉著幅巾歌落梅。老夫但倚紫藤杖,袖手耻看黄金罍。忽漫相逢遽如许,醉后高谈俱楚楚。百尺君卧元龙楼,醇酎我羞公瑾语。从来悲乐难预期,人生快意能几时。红光属汉势未已,短艇掠水归嫌迟。只今俱是京尘客,君居巷南我巷北。天寒饥饿不出门,遣骑时来问消息。江边久客知何为,白头拾遗徒步归。
淮流如黛。六月吴篷欢共载。解袂悤悤。兵火连天照海东。
一官垂死。诀我联绵书七纸。风义平生。惭愧山阳范巨卿。
减字木兰花 其一 舟溯湟江,风雨凄戾,交旧存没之感,纷有所触。辄缀短韵,适踵八哀,非事铨择也。清代。朱祖谋。 淮流如黛。六月吴篷欢共载。解袂悤悤。兵火连天照海东。一官垂死。诀我联绵书七纸。风义平生。惭愧山阳范巨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