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馀年,卒年六十六。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送觉兄归洞庭。宋代。释如净。 觉尽还源见本心,洞庭无盖碧沈沈。衲僧不作这伎俩,浪急风高意转深。
送亮藏主谒碧云。宋代。释如净。 咬狗猪汉烂泥团,撮著参天剑刃寒。转入春风开笑眼,桃花红照碧琅玕。
送僧见明极和尚。宋代。释如净。 机丝抽尽万缘平,休倚寒岸转路程。千圣不携无影像,那边借伴月华明。
送蜀僧得母书归乡。宋代。释如净。 雁落秋空剥万金,寥寥一片老婆心。先天后地难回互,风争恩深冤亦深。
偈颂九首。宋代。释如净。 衲衣下事火烧山,腊月家贫彻骨寒。堪笑连延曾未息,眉毛焦赤面皮斑。
偈颂三十八首。宋代。释如净。 今朝二月初一,拂子眼睛凸出。明似镜,黑如漆,蓦然{左足右孛}跳,吞却乾坤一色。衲僧门下,犹是撞墙撞壁。
偈颂三十四首。宋代。释如净。 三分光阴二早过,迟日江山丽。灵台一点不揩磨,春风花草香。贪生逐日区区去,泥融飞燕子。唤不回头争奈何,沙暖睡鸳鸯。
礼真歇塔。宋代。释如净。 歇尽真空透活机,儿孙相接命如丝。今无倒指空肠断,杜宇血啼花上枝。
普化赞。宋代。释如净。 者汉走从何处来,鼓合临济白拈贼。铎声摇撼动风雷,至今大地俱狼藉。
起净慈方丈。宋代。释如净。 方方一丈牯牛栏,佛祖驱来要透关。聊借眉毛相架搆,遮天盖地黑漫漫。
送李协律还东京。唐代。钱起。 芳草忽无色,王孙复入关。长河侵驿道,匹马傍云山。愁见离居久,萤飞秋月闲。
晋昌晚归马上赠。唐代。李商隐。 西北朝天路,登临思上才。城闲烟草遍,村暗雨云回。人岂无端别,猿应有意哀。征南予更远,吟断望乡台。
依韵和李察推留别。宋代。梅尧臣。 我学犹肥腱,一食辄易厌。君何以名虚,每来车马淹。经术素所浅,道义安得渐。独有寒苦吟,可与前古兼。今者抱悲哀,憔悴居穷阎。愁鸣无好音,亟别空顾瞻。诗言留彼美,欲和惭无盐。短兵当长戈,焉得不尽歼。又如握枯蒿,逆风乘烈炎。膏肓靡自疗,谁复望针砭。
龙池寺蒲石。元代。何中。 底有贪奇意,吾行亦偶然。寻泉经绝壑,看石到幽禅。鸟语前林日,鸡声曲巷烟。偶逢樵客歇,共坐偃松边。
假归南下欲游五台山。清代。缪彤。 排空历历五高台,想像先教眼界开。客路风光随马去,家乡树色渡江来。探奇亦自安禅味,济胜须谁作赋才。莫道上方钟磬杳,此身今已出尘埃。
偶书。宋代。郑刚中。 望春楼上倚阑时,祗此霜天也自奇。远水平山浑似画,新寒爱日稳催诗。不知木叶藏村舍,忽有鸡声过短篱。闲却主人朝省步,经年端坐看清晖。
进贤初食白菜,因名之以水精菜云二首。宋代。杨万里。 新春云子滑流匙,更嚼永蔬与雪虀。灵隐山前水精菜,近来种子到江西。
开元杂题七首。雪衣女。唐代。陆龟蒙。 嫩红钩曲雪花攒,月殿栖时片影残。自说夜来春梦恶,学持金偈玉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