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倦行役,相逢陈蔡间。如何百年内,不见一人闲。
对酒惜馀景,问程愁乱山。秋风万里道,又出穆陵关。
别友人(一作汝南逢董校书,又作别董校书)。唐代。戴叔伦。 扰扰倦行役,相逢陈蔡间。如何百年内,不见一人闲。对酒惜馀景,问程愁乱山。秋风万里道,又出穆陵关。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宋代。王安石。 竹根殊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乾。要使山林人共见,不持方帽御风寒。
称拙。明代。罗洪先。 我从盛年来,常忧行及老。取友历险难,所志在闻道。一日复一日,如饥望得饱。外为名所驱,内苦意不了。蹉跎五十馀,坐令颜色槁。齿发日变衰,智虑始欲扫。回首忆盛年,空负筋力好。偃形向岩扉,束书置穷讨。冥心闻斗蚁,纵目对飞鸟。身安忘卑高,分足任多少。聊称拙者心,得此悔不早。
毗陵遇辕文。明代。夏完淳。 宋生裘马客,慷慨故人心。有憾留天地,为君问古今。风尘非昔友,湖海变知音。洒尽穷途泪,关河雨雪深。
过申州作。唐代。方干。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寥落千馀里,山高水复清。
闰月三白三首 其三。宋代。王十朋。 占尽一阳月,分为六出时。韦编照清夜,塞管落南枝。献中荆山玉,开成庙柱芝。人间瑞已定,过此却非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