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遨,生于唐懿宗咸通七年,卒于晋高祖天福四年(旧五代史-晋高祖本纪记载:天福四年十一月丙申,谏议大夫致仕逍遥先生郑云叟卒。),年七十四岁(旧五代史云:天福末,以寿终。按天福共八年,与此不同。此从新五代史)。《旧五代史·郑遨传》载:郑遨,字云叟,少好学,耿介不屈。唐昭宗朝,举进士不中,遂隐于林壑。后居于华阴,与李道殷、罗隐之友善,时人目为“三高士”。遨“时惟青衿二童子、一琴、一鹤,从其游处。”唐天成中,召拜左拾遗,不赴。以山田自给,与罗隐之朝夕游处。遨欲携妻子隐居山林,其妻不欲。遨乃薄游诸郡,得钱数百缗赡家,独往少室山为道士。著拟峰诗三十六章,以导其趣。其妻屡以书劝之还家,遨不之阅,尽投于火。复徙居华阴,种田自给。晋高祖召拜谏议大夫,不起。因赐号逍遥先生,月给薪禄。遨好酒,尝为咏酒诗千二百言,海内传书。又有千里外人,潜使画工写其形容,列为屏障,可见他为时望所重的一斑。
郑遨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志录诗集三卷。此从旧五代史本传)传行于世。郑遨还曾于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嵩阳书院讲学。
郑遨的创作以诗歌为主,其作品多表现了对世人追逐名利、贪求淫乐的嘲讽和对那种贫富悬殊、民不聊生社会现实的抨击,以及对国计民生的关注,这是贯穿其作品的主导思想。 其代表诗作有《富贵曲》《伤农》《哭张道古》《宿洞庭》《题病僧寮》等。
题病僧寮。唐代。郑遨。 佛前香印废晨烧,金锡当门照寂寥。童子不知师病困,报风吹折好芭蕉。
题中条静观(侯道华上升处)。唐代。郑遨。 松顶留衣上玉霄,永传异迹在中条。不知揖遍诸仙否,欲请还丹问昨宵。
与罗隐之联句。唐代。郑遨。 一壶天上有名物,两个世间无事人。——郑遨醉却隐之云叟外,不知何处是天真。——罗隐之
哭张道古。唐代。郑遨。 曾陈章疏忤昭皇,扑落西南事可伤。岂使谏臣终屈辱,直疑天道恶忠良。生前卖卜居三蜀,死后驰名遍大唐。谁是后来修史者,言君力死正颓纲。
渡江云 揭浩斋送春。元代。吴澄。 名园花正好,娇红殢白,百态竞春妆。笑痕添酒晕,丰脸凝脂,谁与试釭霜。诗朋酒伴,趁此日、流转风光。尽夜游、不妨秉烛,未觉是疏狂。茫茫。一年一度,烂熳离披,似长江去浪。但要教、啼莺语燕,不怨卢郎。问春春道何曾去,任蜂蝶、飞过东墙。君看取,年年潘令河阳。
止戈见于绝辔之野,称伐闻于丹水之征。信义俱存乃先忘食,五材并用谁能去兵。
虽圣人之大宝曰位,实天地之大德曰生。泾渭同流清浊异能,琴瑟并御雅郑殊声。
周五声调曲二十五首 角调曲二首 其十二。南北朝。庾信。 止戈见于绝辔之野,称伐闻于丹水之征。信义俱存乃先忘食,五材并用谁能去兵。虽圣人之大宝曰位,实天地之大德曰生。泾渭同流清浊异能,琴瑟并御雅郑殊声。扰扰烝人声教不一,茫茫禹迹车轨未并。志在四海而尚恭俭,心包宇宙而无骄盈。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恻隐其心训以慈惠,流宥其过哀矜典刑。
和乐天感鹤。唐代。元稹。 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复传。吟君感鹤操,不觉心惕然。无乃予所爱,误为微物迁。因兹谕直质,未免柔细牵。君看孤松树,左右萝茑缠。既可习为饱,亦可薰为荃。期君常善救,勿令终弃捐。
题赵知府墓。宋代。张孝祥。 翁仲无声石马闲,墓门萧瑟锁青烟。故人仰卧青松下,落日孤村闻杜鹃。
松台同叶化甫何元伟二年丈舟中夜酌。明代。陈吾德。 星聚天门暮霭收,连枝今作异乡游。尊前歌动青云色,峡里寒生紫塞秋。献赋风尘还白首,著书岁月自罗浮。酒醒吾亦悲渔父,明发天涯放钓舟。
南湖春泛有客自北至说友人岑元…叙相思之志以寄焉。唐代。皎然。 故人隔楚水,日夕望芳洲。春草思眇眇,征云暮悠悠。心期无形影,迹旷成阻修。有客江上至,知君佐雄州。铿锵佩苍玉,躞蹀驱绛驺。伊昔中峰心,从来非此流。资予长生诀,希彼高山俦。此情今如何,宿昔师吾谋。别年谒禅老,更添石室筹。深见人间世,飘如水上沤。蝉号齐王邸,月苦隋帝楼。声华尽冥寞,麋鹿徒呦呦。我有一字教,坐然遗此忧。何烦脱珪组,不用辞王侯。只在名位中,空门兼可游。
大司马叶丈大中丞周丈同时被谤奉留有寄。明代。唐伯元。 司马勋名宇宙间,中丞镇静万人欢。遥传塞外空豺虎,共说军中有范韩。箧满谤书增倚重,天扶明圣惜才难。即看河套天王地,乘胜长驱破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