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癸未除夜 其二。明代。吴与弼。 吟对灯花未忍眠,丁宁明日早朝天。老怀有赋何多幸,四海车书正晏然。
雨龙寺。明代。王应斗。 蔓剪肩舆疾,幽寻兴未阑。山深晴带雨,树老夏生寒。凿石通泉渺,流霞驻壁残。话禅无一字,鸟语出林端。
朱竹君先生竹屋著书图乾隆己亥四月陈凤翔作四首 其二。清代。夏孙桐。 暮年闽海再持衡,汲黯淮阳视此行。图画安排人境外,先生早已厌承明。
游善法堂。宋代。王绅。 我爱城南隐者家,一泓流水碧桃花。屋头岩溜飞寒瀑,门外晴岚接晚霞。地僻四时无过客,山暄二月摘新茶。嗟予扰扰劳行役,直欲相从度岁华。
巫峡 其一。宋代。王十朋。 三峡江流七月平,全家东下叶舟轻。阳台得得收云雨,放尽峰峦照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