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户不敢啼,风悲日凄凄。心知恩义绝,谁忍分明别。
下坂车辚辚,畏逢乡里亲。空持床前幔,却寄家中人。
忽辞王吉去,为是秋胡死。若比今日情,烦冤不相似。
去妇怨。唐代。戴叔伦。 出户不敢啼,风悲日凄凄。心知恩义绝,谁忍分明别。下坂车辚辚,畏逢乡里亲。空持床前幔,却寄家中人。忽辞王吉去,为是秋胡死。若比今日情,烦冤不相似。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晓出黄山寺。宋代。高翥。 晓上篮舆出宝坊,野塘山路尽春光。试穿松影登平陆,已觉锺声在上方。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杨柳浅深黄。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
沅州院中红梅二首 其二。明代。薛瑄。 自是人间第一花,天教绝色冠群葩。可应洞府神仙质,妆点冰霜御史家。疏影入杯翻绛雪,清香随手折红霞。诗中带得江南物,归到鹓班取次誇。
睢阳五老图。宋代。程颢。 大道刚明孰肯闲,拳拳心志尚遗冠。饭蔬饮水时行乐,定礼删诗国建桓。终身恋阙存忠厚,薄味供先表蹇寒。鸿钧幸得循清运,馀烈凭人仔细看。
赠荃女。清代。张印。 昔贤故有言,四海皆弟兄。矧我与尔母,俨如娥与英。尔更育于我,宁无骨肉情。今尔年既长,加姘礼告成。相从逾十载,念此摧人肠。忆我初嫁时,尔年尚孩婴。发燥两肩披,身高才几平。祖母仅有尔,视同掌珠擎。乡音异南北,语意苦不明。我身方京尔,尔乃避道行。我手方招尔,尔乃秋波横。我心时寒栗,恨难达我诚。幸尔日长大,视我如故常。晨知就我栉,夜知就我床,饥知就我食,寒知就我裳。有时我入厨,未解作南烹。尔乃私谓我,斫鱼当为羹。亦或逢节庆,未办效闽妆。尔复私谓我,红绳缠髻梁。中间生尔妹,未克尔扶将。祖母唤尔去,依依仍我傍。妹啼尔抱持,妹饥尔料量。须臾不舍我,谁谓非我生。祖母与我家,同出南轩张。虽则闽与秦,谱牒渺难详。祖母恒顾我,无视我姑嫜。我生未有女,不如呼我娘。祖母诚爱我,亦由尔回翔。有时我外家,迎迓我归宁。携尔与尔妹,偕行登我堂。我母恒谓我,此女何娉婷。我兄亦爱尔,每来辄叮咛。谓当善抚此,此真为我甥。尔貌实静好,尔性实端贞。舅时课尔字,笔画晰以清。亦或教尔读,上口声琅琅。尔父曩客陕,尽室胥留京。我时方小极,茶炉伴药囊。尔能解我意,凡事为摒挡。去岁父书来,属我即首程。祖母既老迈,我复体羸尪。沿途端赖尔,使我忘长征。尔父尝谓我,择婿当择良。苟中乘龙选,何必拘故乡。我本远嫁女,感此增徬徨。忍以己不欲,乃使儿身当。昨父告我婿,安定安吴杭。祖为大中丞,父亦京曹郎。婿年方及冠,头角颇峥嵘。近在国子监,读书行成名。我愿业已足,何事复泪滂。昨闻有书来,纳采今秋凉。百年难共守,去去时吞声。虽然我闻之,舅姑今在堂。随时进甘旨,亲手调羹汤。蘋蘩乃妇职,春秋妥烝尝。下有二伯姊,贞明称里坊。亦有弱弟一,风雨恒对床。宜念秭归义,勿使荆树戕。伉俪必以敬,乃觉恩爱长。有无俱黾勉,学业毋嬉荒。即或忤我意,举案当益庄。间有小不适,亦当身退藏。人道贵谦抑,天道忌盛盈。毋自恃门第,毋自亏簪缨。勉矣曹大家,女诫实堤防。早晚为人妇,从此去家庭。毋为娇憨态,亦毋心悲伤。祖母今老矣,尔母身早亡。惟我与尔父,年亦非壮强。尤悔尔知免,诰诫我当详。晶晶秋菊芳,馥馥丹桂香。朴质为此语,且置尔巾箱。一字算一泪,点点生珠光。
次周刚善僧房牡丹韵 其一。元代。陈樵。 不拟维摩室,春风步障开。欲分清露浥,故近白云栽。色夺人间艳,香从天上来。韶华正繁富,啼鴂莫相催。
插田歌。唐代。刘禹锡。 连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楼,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以俟采诗者。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齐唱田中歌,嘤伫如竹枝。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自言上计吏,年初离帝乡。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一来长安罢,眼大不相参。”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浣溪沙。唐代。王质。 征雁年来得几回。春风无雁带书归。故应春瘦减春衣。花柳伤心经岁月,江湖无梦失津涯。到家无树不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