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南北朝。张正见。 春楼曙鸟惊,蚕妾候初晴。迎风金珥落,向日玉钗明。徙顾移笼影,攀钩动钏声。叶高知手弱,枝软觉身轻。人多羞借问,年少怯逢迎。恐疑夫婿远,聊复答专城。
赋得岸花临水发诗。南北朝。张正见。 奇树满春洲,落蕊映江浮。影间莲花石,光涵濯锦流。漾色随桃水,飘香入桂舟。别有仙潭菊,含芳独向秋。
赋得风生翠竹里应教诗。南北朝。张正见。 金风起燕观,翠竹夹梁池。翻花疑凤下,飏水似龙移。带露依深叶,飘寒入劲枝。聊因万籁响,讵待伶伦吹。
赋得山中翠竹诗。南北朝。张正见。 修竹映岩垂,来风异夹池。复涧茂高节,重林隐劲枝。云生龙未上,花落凤将移。莫言栖嶰谷,伶伦不复吹。
赋得梅林轻雨应教诗。南北朝。张正见。 梅树耿长虹,芳林散轻雨。蜀郡随仙去,阳台带云聚。飘花更濯枝,润石还侵柱。讵得零陵燕,随风时共舞。
赋新题得兰生野径诗。南北朝。张正见。 披襟出兰畹,命酌动幽心。锄罢还开路,歌喧自动琴。华灯共影落,芳杜杂花深。莫言闲径里,遂不断黄金。
赋新题得寒树晚蝉疏诗。南北朝。张正见。 寒蝉噪杨柳,朔吹犯梧桐。叶迥飞难住,枝残影共空。声疏饮露后,唱绝断弦中。还因摇落处,寂寞尽秋风。
赋得威凤栖梧诗。南北朝。张正见。 丹山下威凤,来集帝梧中。欲舞春花落,将飞秋叶空。影照龙门水,声入洞庭风。别有将雏曲,翻更合丝桐。
赋得鱼跃水花生诗。南北朝。张正见。 漾色桃花水,相望濯锦流。跃浦疑珠出,依池似镜浮。凌波衔落蕊,触饵避沈钩。方游莲叶外,讵入武王舟。
咏雪应衡阳王教诗。南北朝。张正见。 九冬飘远雪,六出表丰年。雎阳生玉树,云梦起琼田。入窗轻落粉,拂柳驶飞绵。欲动淮南赋,乱下桂花前。
薄帷鉴明月诗。南北朝。张正见。 长河上桂月,澄彩照高楼。分帘疑碎璧,隔幔似垂钩。窗外光恒满,惧中影暂流。岂及西园夜,长随飞盖游。
赋得雪映夜舟诗。南北朝。张正见。 黄云迷鸟路。白雪下凫舟。分沙映冰浦。照鹤聚寒流。樯风吹影落,缆锦杂花浮。船梁若是桂。翻如月照秋。
玄圃观春雪诗。南北朝。张正见。 同云遥映岭,瑞雪近浮空。拂鹤伊川上,飘花桂苑中。影丽重轮月,飞随团扇风。还取长歌处,带曲舞春风。
秋河曙耿耿诗。南北朝。张正见。 耿耿长河曙,滥滥宿云浮。天路横秋水,星衡转夜流。月下姮娥落,风惊织女秋。德星犹可见,仙槎不复留。
浦狭村烟度诗。南北朝。张正见。 茅兰夹两岸,野燎烛中川。村长合夜影,水狭度浮烟。收光暗鸟弋,分火照渔船。山人不炊桂,樵华幸共然。
尚书筵中咏红手帕。唐代。徐夤。 鹤绫三尺晓霞浓,送与东家二八容。罗带绣裙轻好系,藕丝红缕细初缝。别来拭泪遮桃脸,行去包香坠粉胸。无事把将缠皓腕,为君池上折芙蓉。
七物诗应制。明代。吴伯宗。 蜂鸦燕雁蝶莺蝉,窃玉偷香小槛前。朝噪山林声轧轧,暮穿帘幕影翩翩。曾传苏武胡中信,解入庄周枕上眠。几度绵蛮枝上语,数声哽咽夕阳天。
已亥出南康宫伯称以诗赠行次韵三首。宋代。李吕。 谁怜甲子混泥涂,老钝何能展壮图。方恨此行垂橐去,辱君赠句当骈珠。
重寄别微之。唐代。白居易。 凭仗江波寄一辞,不须惆怅报微之。犹胜往岁峡中别,滟滪堆边招手时。
留别张心田兼寄李咏萸。清代。牛焘。 轮蹄久已厌风尘,况复迢迢瘴水滨。山号衰牢愁入望,江流濮洛少知津。分明此去徒增老,怎奈居闲莫疗贫。我欲溪头采芳芷,空怀香草托骚人。
马上见桃花。金朝。雷渊。 九衢鞍马苦尘腥,忽见溪桃倦意醒。未必施朱便粗俗,最怜涤露出娉婷。城东诗老图幽绝,水上仙郎记窈冥。何似玉堂留故事,卖花担上有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