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驱万马上天山,风去云回顷刻间。
今日海门南面事,莫教还似凤林关。
赴安南却寄台司。唐代。高骈。 曾驱万马上天山,风去云回顷刻间。今日海门南面事,莫教还似凤林关。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高骈多次重创起义军。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后中黄巢缓兵之计,大将张璘阵亡。高骈由此不敢再战,致使黄巢顺利渡江、攻陷长安。此后至长安收复的三年间,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师,高骈一生功名毁之一旦。高骈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后被部将毕师铎所害,连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瘗(埋)之”。 ...
高骈。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高骈多次重创起义军。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后中黄巢缓兵之计,大将张璘阵亡。高骈由此不敢再战,致使黄巢顺利渡江、攻陷长安。此后至长安收复的三年间,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师,高骈一生功名毁之一旦。高骈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后被部将毕师铎所害,连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瘗(埋)之”。
柬子相 其二。明代。李攀龙。 楚客秋多病,羁心私自怜。各天散朋好,八月见烽烟。白露寒砧下,青枫过雁前。岂应裁恨赋,写任故人传。
九月十一日寄陈郎中。唐代。徐铉。 我多吏事君多病,寂绝过从又几旬。前日龙山烟景好,风前落帽是何人。
送李公择同年赴嘉倅。宋代。吕陶。 极目三峨顶,浓岚切沓冥。宦心甘似水,亲发己如星。寿几陪春斝,吟斋息昼铃。何须二千石,旟隼衒丹青。
吴门送客。唐代。麹信陵。 乱山吴苑外,临水让王祠。素是伤情处,春非送客时。不须愁落日,且愿驻青丝。千里会应到,一尊谁共持。
哭方玄英先生。唐代。孙合。 牛斗文星落,知是先生死。湖上闻哭声,门前见弹指。官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死著弊衣裳,生谁顾朱紫。我心痛其语,泪落不能已。犹喜韦补阙,扬名荐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