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轩沙岸,午风轻、飘动一天晴雪。日色晶荧光眩眼,细逐游丝明灭。
帘幕中间,楼台侧畔,浑是瑶瑛积。缀松黏竹,恍然如对三绝。
遥认仿佛飞花,花非还似,恼乱多情客。点染春衫无定度,又转沈香亭北。
密密疏疏,斜斜整整,似雪难分别。坡仙不见,后人有口何说。
念奴娇 次韵范正之柳絮。唐代。刘学箕。 水轩沙岸,午风轻、飘动一天晴雪。日色晶荧光眩眼,细逐游丝明灭。帘幕中间,楼台侧畔,浑是瑶瑛积。缀松黏竹,恍然如对三绝。遥认仿佛飞花,花非还似,恼乱多情客。点染春衫无定度,又转沈香亭北。密密疏疏,斜斜整整,似雪难分别。坡仙不见,后人有口何说。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雪二首。唐代。司空曙。 乐游春苑望鹅毛,宫殿如星树似毫。漫漫一川横渭水,太阳初出五陵高。王屋南崖见洛城,石龛松寺上方平。半山槲叶当窗下,一夜曾闻雪打声。
安乐乡长寿歌。明代。邢宥。 人皆愿长寿,得之能几何。七十古来已稀有,今人八十尤无多。吾家老舅太叔裔,天锡偏隆家庆萃。鹤算今年八十跻,发鬓苍然颜似醉。日落春山社散时,少年醉卧老扶归。我翁坐起靸双屐,身轻步健行如飞。大田岁熟秋收急,拄杖田头终日立。如珠如玉嘱童奴,莫遗所天抛颗粒。此翁骨相本瑰奇,龙马精神松柏姿。少从严侍宰花县,足迹踏遍西江湄。高安风习厌浮薄,操觚直过庐陵学。炙贤摩善友多闻,扫尽游谈重然诺。客梦南云遥北堂,便辞严侍早还乡。彩衣舞罢寻耕钓,食鲜茹美轻膏粱。汪汪语笑夹飞瀑,五老香炉犹在目。探春海上独寻梅,涤暑林间常友竹。木奴四望环苍翠,采斲只在此山内。剩栽杞菊佐盘飧,细缉茝兰纫佩帨。内能睦族外比邻,湖海襟期最可人。识达义敦时望重,未容空谷老闲身。乌纱白发旧弱冠,云鹤相邀清且焕。自将名利等浮云,物外逍遥何羁绊。流水高山无常住,老翁胸中千古趣。不资金鼎炼神丹,静养清修安分素。此心无欲更无营,六脉清和百窍清。气血流通神秀发,性无戕贼自延龄。世人谋寿痴堪叹,念佛吃斋勤赛祷。不知作事要平心,却罔此心从左道。罔而得寿是为幸,潦倒龙钟奚足敬。谁似我翁益老益高强,寿保太和真可庆。谢庭兰玉并才贤,正临初度起芳筵。三族亲宾欢会集,寿觞满载酒如泉。阶前彩服舞傞傞,我为翁唱长寿歌。舞袖一翻歌一放,众宾争献金叵罗。我唱寿歌宾拍掌,掌拍声齐歌益壮。一杯未尽复一杯,不觉东方月已上。閒话升平兴未阑,新醅继出尽馀欢。且舞且歌行且拜,愿君长寿等南山。
和郡人汤倅中秋月。宋代。虞俦。 怪底今宵眼界宽,银潢不动蘸金盘。未应天上追时好,无奈人间别样看。酒盏飘零惊鹤唳,笛声哀怨起龙蟠。经年不复南楼梦,且作三人取次欢。
别离曲。唐代。张籍。 行人结束出门去,几时更踏门前路。忆昔君初纳采时,不言身属辽阳戍。早知今日当别离,成君家计良为谁。男儿生身自有役,那得误我少年时。不如逐君征战死,谁能独老空闺里。
跋胡德辉。宋代。葛胜仲。 一官三语掾,驱车大河北。饭涩羹亦稀,哦诗写胸臆。作者非难到,已自入阃域。邮筒远相饷,我岂今衡尺。粗能擿陇云,亦不误雌霓。千里得行记,了了所见历。士材有如此,磊落固易识。寄语直指公,勿作寒蝉默。
丑奴儿令 燕子矶。清代。董俞。 年年肠断青溪路,燕子矶头。暂系扁舟。飞尽寒云水自流。六朝旧恨斜阳里,无数沙鸥。莫上高楼。叶叶丹枫赚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