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昔用武,所乐惟干戈。
安知圣人间,祝网解其罗。
朝行数田护,暮返论战多。
千载亦何有,柔桑阴满坡。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吴王猎场。唐代。韩维。 吴王昔用武,所乐惟干戈。安知圣人间,祝网解其罗。朝行数田护,暮返论战多。千载亦何有,柔桑阴满坡。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代旧姬有怨诗。南北朝。萧绎。 宁为万里隔,乍作死生离。那堪眼前见,故爱逐新移。未展春花落,遽被凉风吹。怨黛舒还敛,啼红拭复垂。谁能巧为赋,黄金妾不赀。
题辨觉精舍。唐代。储光羲。 朝随秋云阴,乃至青松林。花阁空中远,方池岩下深。竹风乱天语,溪响成龙吟。试问真君子,游山非世心。
南歌子。清代。樊增祥。 春女淮南赋,冬儿白下词。柳条金嫩不胜垂。莫认前身小小与师师。纱扇持遮面,宫螺与画眉。晴窗茧纸界乌丝。学得瘦金书体写唐诗。
江行秋兴二首 其二。明代。梁存让。 烟波深处暂停桡,直上高楼挂酒瓢。万里天风吹远碧,一江秋雨助寒潮。狂搜断碣怀千古,醉向空山问六朝。回首乡关云树隔,惊闻黄叶下萧萧。
寄友人胡子温重午日作。明代。练子宁。 海榴花里簟纹疏,五月清凉八月如。遥忆故人家庆处,綵衣寿酒献菖蒲。
与健夫龙生两兄同过十八梯得句。近现代。陈仁德。 城上云开曙色迷,高楼俯看大江低。把杯漫话三千界,乘兴来过十八梯。彩凤何曾双翼举,白鸥已惯一枝栖。斜阳小巷车声远,偶得新诗共品题。
徐大谏道漳南与舍弟倡和次韵 其二。宋代。李正民。 谢公今起为苍生,樽酒相看只细倾。戏綵鲤庭窥丽藻,披云鲸海属新晴。感时华发萧萧改,致主丹心皎皎明。从此灵台应偃伯,共知堂上有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