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舆归路肃班班,帐殿秋风响佩环。九庙向来连北阙,五陵依旧对南山。
玉衣不受清尘涴,风马应随綵仗还。行起奉常陪荐享,天威咫尺侍悬间。
温原庙神御北还和谢景思韵。唐代。王之望。 灵舆归路肃班班,帐殿秋风响佩环。九庙向来连北阙,五陵依旧对南山。玉衣不受清尘涴,风马应随綵仗还。行起奉常陪荐享,天威咫尺侍悬间。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蓬莱。宋代。王琮。 一棹三万里,何修入窈深。水痕涵雨意,岩影带秋阴。虽愧无仙骨,终能长道心。古人殊错计,空向海中寻。
水龙吟 扬花和忍寒用东坡韵二首 其一。近现代。丁宁。 乱莺啼遍池塘,好春多逐轻云坠。沾衣欲住,窥帘似怯,依依愁思。怕引游丝,暗牵幽恨,寂寥门闭。任蜂嗤蝶怨,禅心自警,更何意,因风起。屈指大堤春晓,正蒙茸、茜黄初缀。岁华莫绾,柔枝催老,碧匀琼碎。微雨清宵,断魂千里,梦随流水。溯前因,待问浮沈,洒不尽,飘零泪。
生查子 其三 拟孙光宪体。明代。俞彦。 淹抑闷青春,拖逗情红泪。铸错作心兵,难把愁城碎。枕衾余花月,对惯做惺然。醉曾问杜康,无此酒,何名类。
关陇平 其五。清代。叶方霭。 海涉河泾,言腾灞浐。秦山矗突,嵚崎陇坂。逾邠越凉,飞旓扬旆。扶舆猗靡,云罕綷䌨。雍部阻长,敢惮痡瘏。式遏寇虐,以宁尔室家。
送神童胡元弼元英从其父胡庭俊归秋浦。宋代。王之道。 西湖清丽春雨余,子今欲去其焉如。九华插天远在望,三月不见愁容舒。二儿奔逸汗血驹,辈视长离与鵷雏。去年冒雪来其俱,一鸣上国惊群儒。书不风人人负书,公卿岂庆终犁锄。惠然过我骑甚都,萧萧晚吹飘襟裾。借问能留旬月无,吾亦理棹其归夫。为言与君不同涂,蔼峰松竹鸣笙竽。奇童小友良不诬,异哉老蚌生双珠。君之是行亦荣欤,三胡盛事喧州闾。
游白石洞 其二。明代。张岳。 诸天洞府日华倾,此洞阴风地底鸣。泉落鲛珠含内景,石飞仙佩散玄精。暂游不觉心源静,欲去那禁毛骨清。胜会山灵应记取,后期未许结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