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当世(1854~1905))字无错,号肯堂,因排行居一,号伯子。原名铸,字铜士。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人。清末文学家、诗文名家、桐城派后期作家,也是南通市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光绪时入李鸿章幕府,常相与谈论政事,自负甚高,而终身坎坷。诗多沉郁苍凉之作,著有《范伯子诗文集》。2008年4月16日,“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开馆。
范当世关心国事,思想亦较开通,“颇主用泰西新学以强国阜民”(马其昶《范伯子文集序》)。所作诗篇,颇有反映现实、揭露时弊之作,晚年曾自称:“万语纵横惟己在,十年亲切为时嗟。”(《戏题白香山诗集》)“细思我与国何干,惨痛能来切肺肝。”(《夜读遗山诸作复自检省乱来所为诗百余首至涕不可收愤慨书此》)《光绪三十年中秋月》一诗,寄托遥深,刺及慈禧,广为时人传诵。然其诗见重于当时,主要在于功力深厚,兼有苏轼、黄庭坚之长,曾自言其诗“出手类苏黄”(《与俞恪士书》)。
范当世擅长对联,被时人称誉为“联界之虎”。又因娶桐城古文家姚莹女孙为妻,又与吴汝纶游,故深受桐城派影响。同光体江西派首领散原老人赞叹曰:“苏黄而下,无此奇矣,”说:“吾生恨晚生前岁,不与苏黄数子游。得有斯人力复古,公然高咏气横秋。”可谓倾倒备至。吴汝纶先生认为:“当今文学无出肯堂右者”(《与姚叔节》)。即使是对同光体十分不满的诗界革命晚期巨子金天羽,也不得不承认范当世“贫穷老瘦,涕泪中皆天地名物”(《答苏戡先生书》),并把他和诗人江湜并举:“大江南北,二子盖豪杰之士也”(《答苏戡先生书》)。汪国垣《光宣诗坛点将录》以马军五虎上将之一“天猛星霹雳火秦明”属之,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则以“天雄星豹子头林冲”属之。
范当世兼长古文,宗尚桐城派,但是“苟意有所动,便放胆为之”,不“矫揉造作,以求波峭”(《与蔡燕生论文第一书》)。故其行文不尚矜炼,以情致胜。陈三立谓其文“敛肆不一体,往往杂瑰异之气”(《范伯子文集序》),遂不甚为桐城派古文家所重,文名不逮诗名。
著有《范伯子诗集》19卷,文集 12卷。藏于家30年,始排日刊载于《通州日报》。诗集先有排印本。稍后,弟子徐昂集其诗文,刊刻大本《范伯子先生全集》,附有其续妻姚倚云作《蕴素轩诗稿》。
故城寄示同里诸子 其二。清代。范当世。 大淮以北气萧条,泰岱之间复寂寥。见说潇湘亦枯竭,江流齐赴海门潮。
题竹庵画 其一。清代。范当世。 望海楼头旧酒缘,眼中衲子态翩翩。竹林一片虚窗月,袖入西山證画禅。
题竹庵画 其二。清代。范当世。 未有雄谈对文畅,聊将心迹语高闲。江流绕遍黄泥麓,万石崎嵚无片顽。
题竹庵画 其三。清代。范当世。 名山无分十年留,检点征衫待远游。大好烟峦今付汝,他时猿鹤未应羞。
题小块画。清代。范当世。 芥舟诗派蕉庵画,再世传镫一律明。莫便纵横谈五岳,狼山小块要知名。
江心晚泊。清代。范当世。 江北江南路总非,江心一蝶背人飞。空波不长浮萍草,夜色苍茫何处归。
湖北通志局闻妻丧于时方修列女志稍整齐而后行悲哭之馀犹翻故纸停笔写哀遂成四绝 其一。清代。范当世。 耗至惊看吾父笔,行行老泪写哀词。如何薄命无妻日,正是过门不入时。
湖北通志局闻妻丧于时方修列女志稍整齐而后行悲哭之馀犹翻故纸停笔写哀遂成四绝 其二。清代。范当世。 一病新从九死还,分明绐我去乡关。平生已种无边恨,此恨绵绵况可删。
湖北通志局闻妻丧于时方修列女志稍整齐而后行悲哭之馀犹翻故纸停笔写哀遂成四绝 其三。清代。范当世。 入棺闻说彩衣鲜,费尽亲心总枉然。十载宵晨有饥饱,不曾销我卖文钱。
湖北通志局闻妻丧于时方修列女志稍整齐而后行悲哭之馀犹翻故纸停笔写哀遂成四绝 其四。清代。范当世。 迢迢江汉泪滂沱,秉烛修书且奈何。读罢五千嫠妇传,可知男子负心多。
故城寄示同里诸子 其一。清代。范当世。 吴歌楚舞积年陈,赵至齐来逐日新。昨日停车邹鲁地,不曾窥见酒垆人。
平原道中。清代。范当世。 东海年年苦旱乾,经过水草亦艰难。饥人不向空田立,客路真当出塞看。白日骖騑齐税驾,黄沙饼饵一登盘。书生岂有先忧志,感此方能日饱餐。
飞沙城郭无多树,一树窗边孰为栽。好鸟便从空外至,奇花争向地中来。
即看露上盆禾未,且喜荷根出水才。今日故山长寂寞,陂兰多恐不能胎。
夜忆故乡诸子不能成寐熹晨即起揽物增怀。清代。范当世。 飞沙城郭无多树,一树窗边孰为栽。好鸟便从空外至,奇花争向地中来。即看露上盆禾未,且喜荷根出水才。今日故山长寂寞,陂兰多恐不能胎。
前年歧路泪横江,今日同吁北斗旁。我病未能跨洲去,君愁何惜出都望。
虽无彩翮投鹦鹉,却有丹心待凤皇。日暮登高念兄弟,寒沙漠漠不堪量。
寄答余小轩兼示刘幼丹蔡燕生及仲仙四首。清代。范当世。 前年歧路泪横江,今日同吁北斗旁。我病未能跨洲去,君愁何惜出都望。虽无彩翮投鹦鹉,却有丹心待凤皇。日暮登高念兄弟,寒沙漠漠不堪量。
宵来梦觉更相因,数数肝肠变苦辛。旅病江湖抛弱弟,岁寒门户累衰亲。
朝昏兀兀成何事?生死茫茫只负人。欲把愁心散空阔,开门稠叠雪花新。
守风至六七日之久夜不复成寐百虑交至起眺书怀。清代。范当世。 宵来梦觉更相因,数数肝肠变苦辛。旅病江湖抛弱弟,岁寒门户累衰亲。朝昏兀兀成何事?生死茫茫只负人。欲把愁心散空阔,开门稠叠雪花新。
所学真非百里长,上窥屈宋下欧王。命遭磨蝎才空老,诗若箫韶政岂凉。
披发吴侬徒祭鬼,失心县子欲焚尪。眼前一味蚕花粥,会比当年肉食强。
外舅以初见雪花见示欣然命赋四叠前韵奉呈。清代。范当世。 所学真非百里长,上窥屈宋下欧王。命遭磨蝎才空老,诗若箫韶政岂凉。披发吴侬徒祭鬼,失心县子欲焚尪。眼前一味蚕花粥,会比当年肉食强。
犀隐雕龙,蟾将威凤,建溪初贡新芽。九天春色,先到列仙家。今日磨圭碎璧,天香动、风入窗纱。清泉嫩,江南锡乳,一脉贯天涯。
芳华。瑶圃宴,群真飞佩,同引流霞。醉琼筵红绿,眼乱繁花。一碗分云饮露,尘凡尽、牛斗何赊。归途稳,清飙两腋,不用泛灵槎。
满庭芳(赐茶)。宋代。王之望。 犀隐雕龙,蟾将威凤,建溪初贡新芽。九天春色,先到列仙家。今日磨圭碎璧,天香动、风入窗纱。清泉嫩,江南锡乳,一脉贯天涯。芳华。瑶圃宴,群真飞佩,同引流霞。醉琼筵红绿,眼乱繁花。一碗分云饮露,尘凡尽、牛斗何赊。归途稳,清飙两腋,不用泛灵槎。
家父约端约饭端约以疾辞乃作古风并送腊梅。宋代。蔡戡。 诗仙逸气舒长虹,一洗万古凡马空。五车蠹字勤且攻,不肯区区辨鱼虫。雪中鹤氅如王恭,谁能低唱深帘栊。年来何事怯霜风,闭门索句鸣笙镛。新诗为我开愁容,退避岂敢争词锋。君不可屈真卧龙,小窗独坐时一中。故折金蓓赠我翁,绝胜桃杏漫山红。君诗当得碧纱笼,此花宜侑琉璃钟。走笔寄谢仍匆匆,昏暮叩户惊隣东。
复用前韵寄题慎思豪塘居。宋代。晁补之。 玉泉飞落白霞峰,散入山田亩十钟。邓子结庐真世外,陶公脱屣更谁逢。莺啼春竹风烟近,龙起秋堂雨雹从。谁使山人空蕙帐,蓬莱金殿兴方浓。
醉歌行留别张潜。明代。王恭。 中夜饮,朱颜酡,郁金美酒金叵罗。扬眉吐气为君醉,相逢不饮当奈何。思君隔长河,会少离别多。剧欢继银烛,婉娈出青娥。江讴越吹空浩荡,郢中白雪扬清歌。春风无情吹桃李,昨日花开今结子。贵贱悠悠何足论,古来万事东流水。邙山之坟半无主,马鬣蓬科动离黍。铜雀歌钟散晚烟,茂林松柏凋寒雨。酒阑莫唱丁都护,空使哀情慨今古。青镜频看发渐稀,黄金一去交难固。少年心事谁共知,结交误结轻薄儿。一朝贫贱忍相弃,岂惜浮沈应有时。楼头杨柳垂青丝,楼上与君伤别离。伤别离,长相思。水流花谢两相失,雨散星离从此时。明朝更越千万山,再歌一曲行路难。行路难,摧心肝。
次韵元素见寄二首 其一。宋代。周紫芝。 秋来烹鲤得明珠,颇胜当年获异书。里社相从真是伴,江湖作计未全疏。愁须强把樽中蚁,老亦宁思组上鱼。回望花姑溪北墅,可能无路到华胥。
朱濠州挽词二首 其一。宋代。谢薖。 俊轶金闺彦,风流粉署郎。忧民形玉色,治郡辍鹓行。籍甚闻前席,居然叹掩芒。何人杀青简,惠政在濠梁。
寄题甘露寺北轩。唐代。杜牧。 曾上蓬莱宫里行,北轩栏槛最留情。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天接海门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他年会着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