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心图治切,座置直臣章。
密奏留中扆,虚怀拱峻廊。
聪明开二帝,道德劝三王。
温室焚初藁,丹帷缉旧囊。
程书劳夜览,造膝被天光。
欲识忧民意,忠规偿可忘。
拟试置章御座二首。唐代。王珪。 君心图治切,座置直臣章。密奏留中扆,虚怀拱峻廊。聪明开二帝,道德劝三王。温室焚初藁,丹帷缉旧囊。程书劳夜览,造膝被天光。欲识忧民意,忠规偿可忘。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达梵音,皆曲尽其妙,戏为之赠。唐代。王维。 名儒待诏满公车。才子为郎典石渠。莲花法藏心悬悟,贝叶经文手自书。楚词共许胜扬马,梵字何人辨鲁鱼。故旧相望在三事,愿君莫厌承明庐。
访隐者郊居。明代。黄淳耀。 隔溪高士坐危亭,客有栖寻户不扃。花似婵娟邀俗赏,松因磊砢受天刑。林间密果藏飞鸟,窗外疏梅乱曙星。最是道心能及物,庭阴病鹤长新翎。
和伯氏用介卿韵惠诗二首。宋代。蔡沈。 信笔题诗学行馀,功名聊且付樵渔。心闲独玩三秋干,足健时看数亩蔬。渺渺橘园联草阁,疏疏竹径傍田庐。是间日有无穷趣,月淡风清静读书。
题胡馨甫西泠饯别图。清代。许传霈。 我生壮志常卓荦,不好诣人相徵逐。读书不拘章句间,策时端望激清浊。君生亦独有奇气,峥嵘不负此头角。出山霖雨在山泉,夙昔襟怀思烂熟。无何烽火起天涯,满地干戈嗟逐鹿。请缨弱冠推终军,破浪长风快宗悫。丈夫效命在疆场,烈士许身冒矢簇。擒贼尤当擒贼王,匹马短褐出帷幄。鼓不失声血殷轮,伤臂未可伐斤斲。大吏以此重君才,入告天子授君禄。归脱征衣二十年,还我书生真面目。春风渡口浣战袍,秋雨床头鸣剑椟。四海虽曰歌荡平,雄飞不能效雌伏。寻诗前度识刘郎,知我今朝有鲍叔。功名自得绍家声,强仕岂肯甘栈粟。会当癸酉夏秋交,剑佩琴囊装重束。故旧无计留远行,饯别西湖话心曲。飞絮已尽柳浪青,新醅正熟酒杯绿。喟然谓此非偶然,质之画师图尺幅。画图难画离别情,黯然魂消不自觉。是时我独客吴宁,八华双岘看不足。白云洞口白云深,拟结茅庐鸣鸣瀑。既为披图题篆额,复缀斯言远道祝。祝君早日赋归来,异地同心重把握。还当拓地明圣湖,践约六桥与三竺。
游赤石进帆海诗。南北朝。谢灵运。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送郑士恒往江西。明代。唐桂芳。 洪都昔号殿西土,画省新开列上台。郑老每从工部饮,乌公何待石生媒。断云将雨侵书幌,明月随风落酒杯。山獠洞庭皆入贡,海船日日候潮来。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宋代。邵雍。 凤楼深处鏁云烟,一鏁云烟又百年。痛惜汾阴西祀后,翠华辜负上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