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南,石桥北,观音院里有弥勒。祖师遗下一只履,直至而今觅不得。
赵州老子,信手栽荆棘,当门种蒺藜。四方人不到,徒自暗攒眉。
偈颂九十三首 其十三。唐代。释梵琮。 赵州南,石桥北,观音院里有弥勒。祖师遗下一只履,直至而今觅不得。赵州老子,信手栽荆棘,当门种蒺藜。四方人不到,徒自暗攒眉。
释梵琮,号率庵。宁宗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住庆元府仗锡山延胜禅院。理宗绍定元年(一二二八)住南康军云居山真如禅院。为南岳下十七世,佛照德光禅师法嗣。有了见编《云居率庵和尚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 释梵琮诗,以辑自《语录》者及《语录》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释梵琮。 释梵琮,号率庵。宁宗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住庆元府仗锡山延胜禅院。理宗绍定元年(一二二八)住南康军云居山真如禅院。为南岳下十七世,佛照德光禅师法嗣。有了见编《云居率庵和尚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 释梵琮诗,以辑自《语录》者及《语录》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云谷杂诗十二首 其五 劳农。宋代。朱熹。 四体久不勤,筋力坐驽缓。何事两山阿,离离豆苗满。多谢植杖翁,居然见长短。
负米归来手自舂,岂知门外有晴峰。羡公竟日尘氛远,拄颊看山幽兴浓。
心镜悬知不同调,诗坛那敢少争锋。空馀远岳寻师意,个里何妨为指踪。
伏读秀野刘丈閒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 其三 家山堂。宋代。朱熹。 负米归来手自舂,岂知门外有晴峰。羡公竟日尘氛远,拄颊看山幽兴浓。心镜悬知不同调,诗坛那敢少争锋。空馀远岳寻师意,个里何妨为指踪。
田家乐。宋代。吕本中。 东家西家蚕上簇,南村北村麦白熟。小儿腰镰日早归,大儿去就田间宿。斗酒相邀不为薄,邻翁相对且斟酌。圣主当阳亿万年,年年岁岁田家乐。
代北州老翁答。唐代。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近传天子尊武臣,强兵直欲静胡尘。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龙江八景为康佥宪题 其五 尖峰樵唱。明代。张宁。 云重碧山深,行歌度远林。回风传逸响,空谷振流音。劳苦还相和,招呼拟共寻。闻歌尽回首,谁会买臣心。
简陆少监。宋代。赵汝回。 登瀛彼何人,选海渺无际。巨矣万斛舟,不与贫土济。起樯开锦帆,逆境浪使风势,贫土望洋立,惆恍发深喟。少监笠泽英,清分袭兰砌。不经觅举难,不道觅举易。每恨里选衰,高才守低位。趋荣靡愿辱,不富焉有贵。一涂总不岐,只臂鞲群鸷。园桃各春妍,崖松以霜悴。端笏玉扆前,极口陈国是。上之及公卿,下之言守帅。肃肤到饥亡,孰与护元气,凝阴积层霄,剽贼延内地,毋谓民不神,民情即天意。善瑟无弊弦,良工先利器,所愿招隽豪,弃取委分义。庶几皋伊出,扶倾扫沉翳。从来立仗马,唯作啖萏计,堂堂不讳朝,鸣凤峙鵷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