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舆行处及春回,石里横斜亦见梅。路细山长愁欲绝,可怜一笑向人开。
山路见梅。唐代。李弥逊。 笋舆行处及春回,石里横斜亦见梅。路细山长愁欲绝,可怜一笑向人开。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归后呈元驭宗伯。明代。王世贞。 不为冰霜哭路穷,将从里社逐春风。一官鸡肋毋怜我,万事龙头尽属公。习静稍知前日短,避言那望故人同。采芳倘有褰裳兴,未少莲花浊水中。
竹枝词四首 其一。元代。姚文奂。 侬家只在断桥边,劝郎切莫下湖船。湖船无柁难轻托,白日风波在眼前。
喜崔剑良诸公见过。明代。释今回。 江村宅近溪东寺,逸兴相过易往还。习静爱寻初隐地,苦吟长喜野僧删。鸟移高树迎人语,月上寒堂供客閒。我欲留君君不住,暮云愁送下溪山。
饮马长城窟行。两汉。蔡邕。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
减字木兰花(寄真宁)。宋代。吴则礼。 团团璧月。今夜广寒真秀发。何处吹笙。催得清霜满凤城。淮南好梦。镜里星星还种种。犹记银床。曾为凉州唤玉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