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不留花,青阴满山县。天生溪上林,息我簿书倦。
济世本无能,观心如有见。携瓢酌清波,三漱复三咽。
寓舍近溪有大木数章休暇辄游息其间偶得二诗 其二。唐代。洪焱祖。 春去不留花,青阴满山县。天生溪上林,息我簿书倦。济世本无能,观心如有见。携瓢酌清波,三漱复三咽。
(1267—1329)元徽州歙县人,字潜夫,号杏庭。由平江路儒学录迁绍兴路儒学正,调衢州路儒学教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以休宁县尹致仕。有《杏庭摘稿》、《尔雅翼音释》等。 ...
洪焱祖。 (1267—1329)元徽州歙县人,字潜夫,号杏庭。由平江路儒学录迁绍兴路儒学正,调衢州路儒学教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以休宁县尹致仕。有《杏庭摘稿》、《尔雅翼音释》等。
得归。宋代。刘克庄。 叔夜形骸已不堪,安能扶曳事朝参。添千茎雪希临镜,省一条冰细署衔。续补亡诗存古意,广崇有论矫清谈。暮年坚壁惟东涧,老子方渠未免惭。
怀母歌送祁使君忧制东还。明代。周瑛。 君母去年七十六,齿牙未动鬓犹绿。我母今年七十九,齿牙已落面浮垢。昨传岭表饶风霜,北堂萱草先萎黄。君得家书哭欲死,天地辽邈魂飞扬。我昨有书来故里,书中亲致慈母语。谓我年来稍健康,弃官就养儿姑止。闻君往日曾求归,当道满眼知心稀。病书累上格不举,六年啼遍斑斓衣。我今为母坚陈请,疏入台司瓶坠井。此生心事何由伸,中夜呜咽如吞鲠。君今为母东还乡,素冠素鞸复素裳。慈母音容不复见,徒劳百拜啼空堂。我因送君转悲切,愁肠百解还百结。母心不识儿心悲,犹把甘言相解说。孝心自古无贫难,茅檐菽水皆成欢。行当闭门卧不起,毋令后悔生愁叹。
射殿引诸班出官人拽垛子 其二。宋代。魏了翁。 控矢张弓十作朋,射馀回首列前荣。须臾当殿听宣授,首下尻高万岁声。
答欧子建。明代。陈子壮。 多年散木成劳薪,每羡文园卧病身。龙泉太阿知我者,历落钦崎可笑人。宗国亦忧漆室女,高天乃吊湘累臣。无端重下苍生涕,不愿君王问鬼神。
虞美人 其三。清代。樊增祥。 娟娟月似纤罗袜。浥露莲香发。夜凉池玉起微波。脸障紫鸾轻扇倚清歌。愁多莫弄秋床笛。静夜流萤碧。里衣罗薄玉肌明。露透绿绡烟样藕丝裙。
补亡诗六首 其五 崇丘。魏晋。束皙。 瞻彼崇丘,其林蔼蔼。植物斯高,动类斯大。周风既洽,王猷允泰。漫漫方舆,回回洪覆。何类不繁,何生不茂。物极其性,人永其寿。恢恢大圆,茫茫九壤。资生仰化,于何不养。人无道夭,物极则长。
村圃。宋代。陆游。 村圃穿荒翳,秋容变惨凄。柳疏蝉噪急,雨重鹊飞低。小草临池学,新诗满竹题。若令车马到,何处有幽栖?
次韵富季申雪中即事时闻北敌起兵 其二。宋代。赵鼎。 无才居客右,孤坐一窗间。梦到广寒殿,人来姑射山。舞低明佩冷,妆罢落花斑。便欲凌风去,天门隔九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