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三仕并交游,有道从来慕太丘。
白日声名随诏召,青云家世踵飚流。
数程去路朱蹄骏,一曲离筵翠黛愁。
材力如君当拔擢,敢辞幕府独淹留。
送公度赴诏归阙。唐代。强至。 两京三仕并交游,有道从来慕太丘。白日声名随诏召,青云家世踵飚流。数程去路朱蹄骏,一曲离筵翠黛愁。材力如君当拔擢,敢辞幕府独淹留。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大言 其三。清代。黎士弘。 马安称巧仕,潘生嗟宦拙。万物各枯菀,造化何区别。达士贱权奇,名花厌高格。蟋蟀知风寒,鸿雁知霜冽。泛泛水中凫,稻粱谋亦得。
过金陵总卿吴履斋以诗赠别用谢。宋代。刘子澄。 六朝三百有馀期,不满诗人一皱眉。只有燕迷新巷陌,更无凤集古台基。兵于史传多陈迹,酒与江山是己知。仆指长淮又西去,舆图向后更谁披。
山居避难六首。宋代。陈著。 宦游二十载,时异即东还。勇弃斗升给,本无分寸攀。家贫空归巧,学废重时顽。平世已无况,况巢松竹关。
赠臧文仲四首。宋代。陈造。 青山玉所蕴,下此翠凤双。音含古韶濩,身非世文章。众羽不敢睨,谓是圣时祥。有人摩老眼,侧伫云路翔。
水调歌头 其三 答甬川少宰言边事。明代。夏言。 汉兵朝出塞,胡马夜临关。咫尺云中烽火,羽檄满长安。幸赖君王神武,报道天声不杀,黠虏望风还。庙谟皆帝力,仁义炳如丹。是何心,甘战斗,恣贪残。忍使农耕荒却,机杼尽抛闲。堪叹沿边饶将,可惜连营劲卒,冻苦雪霜寒。果谁驱铁骑,直捣贺兰山。
九日贵客入山地狭不足以容歌舞故作。宋代。蒲寿宬。 莫歌乱我蛩,莫舞践我菊。歌不入此耳,舞适局汝足。蛩吟今古心,菊老贫贱屋。斟菊听我蛩,绝胜人间曲。
书壮悔堂文集诗后。清代。舒位。 梁园宾客杳难追,一卷名山欲付谁。南部烟花歌伎扇,东林姓氏党人碑。平原试望江淹恨,故国深知宋玉悲。公子世家文苑传,斯人一出竟何为。
送彦立兄游太学以恩袍草色动为韵。宋代。王之道。 梅花破朝寒,似欲壮行色。骎骎小骊驹,回首便数驿。一鹗在云路,鸷鸟空累百。从令马宾王,不是新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