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甬东久,偶寻吴会游。不知陶令意,乃与身为雠。
恤隐岂不美,更恐增人愁。黾勉有馀暇,强来访林丘。
此地多山石,鸟道与云浮。松筠郁回合,四顾皆良畴。
仆本山野人,聊此谢羁愁。从容日已夕,归意良悠悠。
惠聚上方。唐代。沈辽。 卧病甬东久,偶寻吴会游。不知陶令意,乃与身为雠。恤隐岂不美,更恐增人愁。黾勉有馀暇,强来访林丘。此地多山石,鸟道与云浮。松筠郁回合,四顾皆良畴。仆本山野人,聊此谢羁愁。从容日已夕,归意良悠悠。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不见。清代。李锴。 不见西邻好,当时及老成。浮云随雨散,春草入秋生。旧俗悲前事,新愁惑旅情。哑哑乌鹊语,犹作故林声。
张施二生自黄岩拿舟送别于台城赠以二绝 其一。宋代。王十朋。 不放离人独解舟,片帆相逐到丹丘。客情乡思从今日,更有思君一段愁。
节妇吟。清代。谢应之。 冷然秋风生,蟋蟀鸣东厢。繁霜陨木叶,庭草凄以黄。凌晨甫盥栉,曳履登高堂。翁姥两年耄,独居不可长。仰视浮云驰,孤雁凌虚翔。妇心不可见,昭昭白日光。殷勤谢翁姥,涕泣归空房。
乾明院碧鲜亭。宋代。梅尧臣。 坏衣削发远尘垢,蛇祖龙孙生屋後。不等渭川千户侯,尺椽片瓦何尝有。方丈东头一亩余,中轩四面无窗牖。青琼作枝钿为叶,丹凤未食苍鼠走。细藤织榻白昼眠,寝浓鼻息如雷吼。世间百事不历心,门外寒流彻溪口。
竹亭。明代。陈圭。 簇簇琅玕翼翼亭,江山千载重斯名。岁寒有节凌霄汉,昼静无尘到几屏。摘寔尚堪供凤食,开窗时复听莺鸣。主人若欲添风月,快剑还须斩数茎。
悼冰枝次韵古诗回车驾言迈。清代。陈忠平。 落落此清怀,孜孜求吾道。譬如春雨露,晨夕滋芳草。芳草何离离,殚精春速老。但惜春有实,莫叹春去早。天地终穷时,况是人寿考。不以贫病颓,足为后死宝。
将拆旧屋权住西廊。宋代。苏辙。 平生未有三间屋,今岁初成百步廊。欲趁闲年就新宅,不辞暑月卧斜阳。修篁已谢前人种,甘井何妨众口尝。奔走从来成底事,安居到处漫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