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游天坛。宋代。林灵素。 摆脱尘缨淡无欲,闲阅图经寻岳渎。林泉何处惬予心,收拾琴书将卜筑。崎岖不敢千里辞,东至太行人王屋。先探藏花坞里春,蟠桃毕竟何时熟。燕萝故宅阳台宫,九龙戏珠画屏簇。丹井沉沉寝月明,丫髻仙童把参斸。昂头贪看华盖峰,蓦然误入紫微谷。上方楼阁与云闲,金碧交辉射林麓。远尘沟有远尘人,夜半闻歌采芝曲。策杖穷跻瘦龙岭,险似剑阁西向蜀。扪参历井上冲冥,千剑断崖横独木。自辰及酉脚力穷,恰到紫金堂下宿。再拜新尝太乙泉,顿觉洒然消病骨。褰衣竟入南天门,回首乾坤小蛮触。恍兮惚兮九霄间,万顷岚光醒醉目。银座金腰玉顶寒,帝遣仙官分部属。小有中藏万里地,都压洞大三十六。日精月华左右奇,黛色倚空如削玉。东观大海日轮红,西望穷边坛影绿。炼丹炉下土犹香,抱出神丹知几斛。巡山使者持太阿,保护神宫谁敢黩。王母洞深非可测,雷霆屡震蛟龙窟。遥指三官校勘台,樵人几度闻丝竹。抱朴岩前采药童,手撚金芝身薜服。北斗平联北斗星,自是天关通地轴。麻笼药匮翠相连,瑞草灵苗香馥郁。一声长啸坐孤石,紫云悠悠送黄鹄。个中煞是麻姑仙,冷笑世间光景促。
由输舟抵天津作。清代。黄遵宪。 遥指天河问析津,茫茫巨浸浩无垠。华夷万国无分土,人鬼浮生共转轮。敌国同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大鹏击水南风劲,忽地吹人落软尘。
东郡怀古二首。王京兆。唐代。李德裕。 河水昔将决,冲波溢川浔。峥嵘金堤下,喷薄风雷音。投马灾未弭,为鱼叹方深。惟公执珪璧,誓与身俱沉。诚信不虚发,神明宜尔临。湍流自此回,咫尺焉能侵。逮我守东郡,凄然怀所钦。虽非识君面,自谓知君心。意气苟相合,神明无古今。登城见遗庙,日夕空悲吟。
惊秋。元代。赵孟頫。 泽国西风一夜生,故园乔木动秋声。山川满目悲摇落,物色无心得老成。下坂牛羊知故道,亲人鱼鸟近幽情。向来豪气消磨尽,空对年光浪自惊。
送陆肱尉江夏。唐代。李频。 如何执简去,便作挂帆期。泽国三春早,江天落日迟。县人齐候处,洲鸟欲飞时。免褐方三十,青云岂白髭。
司徒侍中宣献公挽词二首 其一。宋代。宋祁。 斯文推旧德,忧国变华颠。夙夜劳三事,东西止百年。温辞联册秘,良史大都传。他日贤臣垄,心知望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