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阳居柱下,曼倩金马门。大隐朝市间,玩世非避喧。
何如小隐云泉里,黄裳竹杖青丝履。白云为伴去还来,石泉泠泠洗心耳。
云本无心犹为君,吟边卧内共氤氲。泉飞隐处偏清响,雪夜凉天梦亦闻。
道人解作山林事,兴入丹青老将至。一饭王门不愿留,归来岂负云泉意。
道人家本住西镛,何事因栖海上峰。我欲寻山采芳去,云泉深处候高踪。
书郑克刚云泉清隐卷。唐代。王恭。 伯阳居柱下,曼倩金马门。大隐朝市间,玩世非避喧。何如小隐云泉里,黄裳竹杖青丝履。白云为伴去还来,石泉泠泠洗心耳。云本无心犹为君,吟边卧内共氤氲。泉飞隐处偏清响,雪夜凉天梦亦闻。道人解作山林事,兴入丹青老将至。一饭王门不愿留,归来岂负云泉意。道人家本住西镛,何事因栖海上峰。我欲寻山采芳去,云泉深处候高踪。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寄示竹笑四弟。清代。刘礼淞。 极目闲云度远峦,愁怀万绪写乌阑。半生世熊看多悟,八载官场梦未安。进固灰心真不易,退何生计亦为难。一麾傥得分符早,琴鹤相期据宝鞍。
秋初漫吟。金朝。李龏。 吟肠悽断月苍苍,促织声中露未凉。高挂酒经缘抱病,閒看药录为参方。久要兄弟书皆绝,旋雇奴童住不常。拟续逐贫扬子赋,笔黏尘网砚池荒。
怀谢伯子四首 其四。明代。黎遂球。 咫尺仙城路,閒居恋比邻。惯看花上鸟,不辨主和宾。伴处存孤月,行檐费一春。惟应早为计,游处每相亲。
署中杂咏 其三。明代。李孙宸。 青藜吹太乙,天禄有藏书。秘欲探鸿宝,讹难辨鲁鱼。文章惭卤莽,岁月感居诸。相过同心友,高言间起予。
隐书有三景,字字当力行。寸地与尺宅,可以久汝生。
溯流归昆虚,坚守临长城。一旦告成功,河塞黄金成。
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用为韵赋古风十首亦皆物外事也 其八。宋代。陆游。 隐书有三景,字字当力行。寸地与尺宅,可以久汝生。溯流归昆虚,坚守临长城。一旦告成功,河塞黄金成。笙鹤适缑山,貂蝉朝玉京。即今修行地,千古名还婴。
李大理仲阳邀游白水塘夜宿泛波楼有作。明代。郑岳。 开轩临北渚,见月上东溟。爽气生衣袂,清光溢户庭。映空塘水白,隔岸海峰青。夜静微波起,浮槎犯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