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牙两榕木,偃蹇江之濆。虽缘拥肿废,幸免寻斧斤。
东家不鸣雁,喑默存其神。事固不一概,雁烹木长春。
月夜赴郡会归辗 其二。唐代。徐鹿卿。 槎牙两榕木,偃蹇江之濆。虽缘拥肿废,幸免寻斧斤。东家不鸣雁,喑默存其神。事固不一概,雁烹木长春。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
徐鹿卿。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和乐天赠樊著作。唐代。元稹。 君为著作诗,志激词且温。璨然光扬者,皆以义烈闻。千虑竟一失,冰玉不断痕。谬予顽不肖,列在数子间。因君讥史氏,我亦能具陈。羲黄眇云远,载籍无遗文。煌煌二帝道,铺设在典坟。尧心惟舜会,因著为话言。皋夔益稷禹,粗得无间然。缅然千载后,后圣曰孔宣。迥知皇王意,缀书为百篇。是时游夏辈,不敢措舌端。信哉作遗训,职在圣与贤。如何至近古,史氏为闲官。但令识字者,窃弄刀笔权。由心书曲直,不使当世观。贻之千万代,疑言相并传。人人异所见,各各私所遍。以是曰褒贬,不如都无焉。况乃丈夫志,用舍贵当年。顾予有微尚,愿以出处论。出非利吾已,其出贵道全。全道岂虚设,道全当及人。全则富与寿,亏则饥与寒。遂我一身逸,不如万物安。解悬不泽手,拯溺无折旋。神哉伊尹心,可以冠古先。其次有独善,善己不善民。天地为一物,死生为一源。合杂分万变,忽若风中尘。抗哉巢由志,尧舜不可迁。舍此二者外,安用名为宾。持谢著书郎,愚不愿有云。
送程给事知越州。宋代。韩宗古。 东渡吴江景气清,拂云楼阁会稽城。乍辞青琐双旌拥,重驾朱轓驷马迎。应笑买臣夸郡邸,还同严助厌承明。茂林脩竹山阴地,何日陪公载酒行。
九月六日发舟齐山下呈祝静得蔡君瑞。宋代。黎廷瑞。 齐山山下泊扁舟,尚想三生杜牧游。南雁唤回千载梦,西风扫碎一江秋。黄花落落如相遇,嘉节匆匆也合酬。准拟峨眉亭上去,买鱼沽渔浣羁愁。
江东书怀。元代。尹廷高。 败叶萧萧乱打窗,山河入望正凄凉。千年巷陌风流尽,一曲庭花霸业荒。马载客愁嘶楚月,雁传乡信带吴霜。悠悠今古兴亡事,断础寒烟几夕阳。
踏莎行·细草愁烟。宋代。晏殊。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阑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汉宫春晓词 其一。明代。徐熥。 长信宫中玉漏微,绿杨枝上乳鸦飞。忽听银钥开金锁,残月楼头照舞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