绀宇迎凉日,方床御綌衣。
清谈停玉麈,雅曲弄金徽。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唐代。梅尧臣。 绀宇迎凉日,方床御綌衣。清谈停玉麈,雅曲弄金徽。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得仲勉书寄答其意。清代。陈宝琛。 万里生还已岁除,刳肝犹拟献辰居。坐看沉陆吾真愧,痴想回天汝亦疏。相见幸留垂秃发,得归共理旧藏书。举家总食先臣泽,薄薄田园是俸馀。
寄江文卿刘叔通 其二。宋代。朱熹。 诗人从古例多穷,林下如今又两翁。应笑湖南老宾友,两年吹落市尘中。
菩提院。宋代。王之道。 菩提古精舍,兵余但茅茨。我行倦午暑,少憩容奴炊。山僧老夫子,养蚕如养儿。奈何煮白茧,乃欲缫青丝。燕泥固可恶,覆巢似非宜。不闻两足尊,顶鹊安无隳。我亦学佛者,言之为兴悲。作诗书壁间,以为浮屠规。
梦归。宋代。陆游。 老去无余念,时时梦弊庐。细倾新酿酒,尽读旧藏书。云崦鉏畲粟,烟畦挽野蔬。从渠造物巧,赋芧戏群狙。
青楼曲八首 其三。明代。胡应麟。 两浆频催过石城,沙棠摇曳画船明。莫愁湖上千株柳,肠断王孙作队行。
次太守郑安恭探梅过西湖韵 其一。宋代。张栋。 亭亭冰质照溪明,㶁㶁如闻环佩声。初讶玉妃游月地,但无他仗引霓旌。使君再约慇勤赏,天意从教烂漫晴。诗律清严谁敢犯,七言今始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