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同川途,舟发偶後先。
顺风吹我帆,已过飞鸟前。
寄声托飞鸟,微意或可传。
定逢樯上乌,暂向彼留连。
薄暮楚城下,踟蹰问来船。
先至山阳怀杜挺之。唐代。梅尧臣。 与君同川途,舟发偶後先。顺风吹我帆,已过飞鸟前。寄声托飞鸟,微意或可传。定逢樯上乌,暂向彼留连。薄暮楚城下,踟蹰问来船。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中秋赏桂。明代。刘珝。 秋风瑟瑟天宇清,三五良宵秋气平。嫦娥捧出玉台镜,山河大地增光明。广寒彷佛开宫殿,桂影团团月中见。霓裳一曲声珊珊,疑是瑶池启华宴。银蟾散彩流霞觞,金粟万斛来天香。清景邀人不成寐,诗成月落参低昂。吁嗟仙种自开辟,分付嫦娥好培植。莫遣吴刚得浪侵,留取清芬播无极。
淇水潺湲,爵台馺遝,中原泼火年光。渐汤阴城下,陈迹荒凉。
一带丝杨蘸马,晴漪皱、宛转长廊。萦人处,轻阴轻暝,窨就鹅黄。
凤凰台上忆吹箫 汤阴城外十里,丝杨夹堤互引,额以柳廊名极竛隽,词以纪之。清代。陈维崧。 淇水潺湲,爵台馺遝,中原泼火年光。渐汤阴城下,陈迹荒凉。一带丝杨蘸马,晴漪皱、宛转长廊。萦人处,轻阴轻暝,窨就鹅黄。思量。添些蝉韵,便一襟秋思,那让吾乡。记离离水驿,小小虫娘。白苧新裁春雪,凭肩处、柳外贪凉。中年也,情随飞絮,一样微茫。
送沈继昌。明代。顾清。 丝纶阁里凤凰毛,五彩朝阳映碧霄。出使口衔天语重,拜辞衣傍御香飘。里门驻节惊梅蕊,驿路逢春问柳条。为忆圣情深眷倚,肯耽山水后趋朝。
陵阳送客。唐代。杜牧。 南楼送郢客,西郭望荆门。凫鹄下寒渚,牛羊归远村。兰舟倚行棹,桂酒掩馀樽。重此一留宿,前汀烟月昏。
天启有少年真喜事之句用其韵和。宋代。邓忠臣。 慷慨论边事,飘萧动礼闱。贵须金印绾,老要玉关归。食酪便榆塞,呜铙惯铁衣。悬知雄辩在,志顾未应违。
刘阮洞中遇仙子。唐代。曹唐。 天和树色霭苍苍,霞重岚深路渺茫。云实满山无鸟雀,水声沿涧有笙簧。碧沙洞里乾坤别,红树枝前日月长。愿得花间有人出,免令仙犬吠刘郎。
画梁燕子报新归。好语全稀。庭芳侵亚红相对,却羞见、蕊蕊枝枝。说与吹箫旧侣,痴心指望多时。
朝云暮雨失欢期。碧画谁眉。凝愁立处桐阴转,又还是、红日将西。谩道梅花纸帐,鸳鸯终待双飞。
风入松。宋代。孙居敬。 画梁燕子报新归。好语全稀。庭芳侵亚红相对,却羞见、蕊蕊枝枝。说与吹箫旧侣,痴心指望多时。朝云暮雨失欢期。碧画谁眉。凝愁立处桐阴转,又还是、红日将西。谩道梅花纸帐,鸳鸯终待双飞。
诸子将筑室以画图相示三首。宋代。苏辙。 旧庐近已借诸子,新宅分甘临老时。万里松楸终独往,四方兄弟亦何疑。竹间疏户幽人到,林上长松野鹤期。已觉高轩惭卫赐,可怜黄犬哭秦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