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望苍崖,崭崭在天外,
及来步其巅,下见河如带。
半壁云树昏,山根已滂霈。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一登太室中峰。唐代。梅尧臣。 日夕望苍崖,崭崭在天外,及来步其巅,下见河如带。半壁云树昏,山根已滂霈。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祝黄氏大孺人。清代。陈恭尹。 柏舟堪向世人誇,天上高居只两家。月殿嫦娥多桂子,瑶池王母有桃花。
清狂赠郭仁弘。明代。邵宝。 万古清谁圣,吾希敢讳狂。甘心从饭颗,散发和沧浪。避世讥门磬,闻仙问海航。尚馀诗画在,珍赏动遐方。
次韵陆鼎仪读文信公指南集。明代。吴宽。 柴市遗祠凛若生,艰危当日仗忠诚。衣裁左衽惭相尚,缨结南冠死却荣。正气自胜牢狱困,飓风偏使乘舆惊。从容取义真难事,泪落陈编此日情。
以石龟子施觉心长老。宋代。陈与义。 老龟千年作一息,天地併入支床力。何年生此石肠儿,非皮裹骨骨裹皮。君家元绪不慎口,遂与老桑同一朽。知君游世磨不磷,往作道人之石友。道人莫欺此龟无六眸,试与话禅当点头。
望吴淞、廿年重到,半江依旧寒翠。斜阳小断回潮上,柔橹声声摇曳。
镫影里。听郭索、滩头谱入冰弦细。乡心唤起。笑客馔尖团,一诗难换,珍重此佳味。
买陂塘 题研北松江蟹舍图追和七芗韵。清代。张祥河。 望吴淞、廿年重到,半江依旧寒翠。斜阳小断回潮上,柔橹声声摇曳。镫影里。听郭索、滩头谱入冰弦细。乡心唤起。笑客馔尖团,一诗难换,珍重此佳味。渔歌好,到眼江湖满地。几人堪与同醉。横云山下云横处,相约木兰舟舣。秋美矣。指隔渚、团茅不辨谁兄弟。持螯未已。便香蚁重倾,香齑重捣,香外海涛沸。
游峨眉山纪行 其十。明代。方孝孺。 学仙无骨佛无缘,甘着儒冠坐一毡。入社敢同陶靖节,不须三笑虎溪前。
送周成德知养利州壬子同年。明代。顾清。 古嵩山下一城安,井落参差画里看。黎庶几年占得岁,朱幡此日快凭阑。才名岂必惭诸子,忠信由来重百蛮。合浦明珠连穴乳,大书行见石崖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