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吹出掖垣声,浏亮缑山午夜笙。
错认阊门折杨柳,一时飞梦满江城。
京馆闻莺。唐代。祝允明。 天风吹出掖垣声,浏亮缑山午夜笙。错认阊门折杨柳,一时飞梦满江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甲辰年五月十五日夜澧阳观月。宋代。沈辽。 少年怅不乐,明日何为哉。扬眉一遐赏,寂寂更伤怀。念昔吾州乐,泛舟湖上来。佳宾适所好,欢计成金罍。妖歌有送响,度曲清且哀。留连夕阳下,夜色起山隈。光明水晶域,素彩中天开。龙香弄微风,四顾绝纤埃。澄波照上下,倒影出瑶台。红烛渐向微,始知夜漏催。美人屡更衣,含笑玉山隤。欢乐殊未央,鼓枻中洲回。人生无忧患,遇乐且衔杯。怅余失交臂,万里来天涯。羁愁那无感,情虑长如灰。神游忽自笑,安知顾形骸。
浣溪沙 逮下为阎牛叟。清代。陈维崧。 频笑王家九锡文,犊车麈尾事纷纭。蔡充儿语最传闻。每遣白公留阿素,却教坡老买朝云。红闺若个不输君。
送王户曹擢九江守。明代。皇甫汸。 廿泉献赋早知名,才子为郎在两京。阙下承符初出守,郡中森戟已相迎。空庭庐岳晴云色,燕坐浔阳江水声。试觅古来《循吏传》,几人年少寄专城?
咏茅山元符万宁宫。宋代。蔡卞。 猗嗟三茅,得自初成。气合於无,与形俱升。孰希其风,必静必清。寥寥久哉,乃发先生。帝用尊之,载召来廷。乃锡命书,迨其俦侣。因其故庐,启此新宇。像图仙真,上肖帝所。神笔牍之,龙凤轩翥。天锡皇帝,聪明孝友。抱一用中,以绥九首。遐迩率从,尊道熙功。有欲求之,与在斯宫。作为好歌,以诏无穷。
题江风山月亭。元代。王艮。 往日扁舟渡扬子,水榭风轩吾旧游。天籁动波蛟窟夜,云根倒影兔华秋。岚光漠漠浮京口,树色依依到石头。试与题诗分物色,玉箫吹月上扬州。
座中咏蝉分韵得饥字。宋代。吴龙翰。 两翼才乾殻已离,便升乔木最高枝。银床落叶秋风里,金掌盘敧晓露时。断续翻成无调曲,悲凉做出苦吟诗。前身应是夷齐辈,高卧西山自忍饥。
宿鸟。清代。陈恭尹。 日暮将何适,归飞尚有林。侧衔千里翼,独立五更心。山月横枝浅,寒池顾影深。幸无弹射患,安梦得于今。
次芜湖闻张彦晋船已行。唐代。王质。 陆路如蛙钝,江流似马驰。不嫌君去速,只恨我来迟。儿女三杯酒,溪山五字诗。英豪到此地,莫更问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