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夜半阴云黑,忽闻转毂声咿呦。
尝忆楚乡有妖鸟,一身九首如赘疣。
或时月暗过闾里,缓音低语若有求。
小儿藏头妇灭火,闭门鸡犬不尔留。
我问楚俗何苦尔,云是鬼车载鬼游。
鬼车载鬼奚所及,抽人之筋系车輈。
昔听此言未能信,欲访上天终无由。
今来中土百物正,安得遂与南方俦。
上帝因风如可达,愿令驱逐出九州。
余居御桥南夜闻妖鸟鸣效昌黍体。唐代。梅尧臣。 都城夜半阴云黑,忽闻转毂声咿呦。尝忆楚乡有妖鸟,一身九首如赘疣。或时月暗过闾里,缓音低语若有求。小儿藏头妇灭火,闭门鸡犬不尔留。我问楚俗何苦尔,云是鬼车载鬼游。鬼车载鬼奚所及,抽人之筋系车輈。昔听此言未能信,欲访上天终无由。今来中土百物正,安得遂与南方俦。上帝因风如可达,愿令驱逐出九州。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秦德久守安丰。宋代。周紫芝。 师行朔野不记年,两淮千里无炊烟。君王偃革似建武,始遣循吏来安边。今日安丰非故垒,夜闻夷歌隔淮水。况当两国不交兵,高堑深沟岂须尔。朝不鸣刁夜灭烽,吉语上闻天自喜。但令南亩栖馀粮,尽驱流冗归故乡。会见今年八九月,处处枣红梨子黄。四郊无兵门有戟,淮上山青淮水碧。樽前一曲柳枝歌,酿酒击鲜公燕客。
南溪精舍。元代。吴当。 前代遗墟浏水上,南溪栋宇见新题。开山种药云千本,傍舍移秧雨一犁。白鹤时从檐下宿,黄莺只在竹间啼。尚方近觉声华起,却向金门听晓鸡。
十二连桥 其四。清代。陈启佑。 蛙声阁阁送轮蹄,喜见新秧出水齐。十二红栏都倚遍,此身疑在洞庭西。
归来不在别离中,后进应怀绛帐翁。邑里琴弦陪杖屦,家庭二子列鹓鸿。
绿杨野渡诗人兴,翠竹茅亭处士风。何用沈生山水笔,东崖真境画图同。
元方既次韵见寄又闻辞训导之职来归东崖故居乃再用前韵以贺之 其一。明代。宋讷。 归来不在别离中,后进应怀绛帐翁。邑里琴弦陪杖屦,家庭二子列鹓鸿。绿杨野渡诗人兴,翠竹茅亭处士风。何用沈生山水笔,东崖真境画图同。
杂诗 其三。清代。冯誉骥。 龙门有奇树,矗立青冥齐。上负千仞峰,下临百丈溪。朝闻独鹄号,暮听鳱鴠啼。漂风一以劲,苍翠千崖低。桃李失颜色,桧柏难攀跻。过者生愕眙,阴阳无端倪。调以伯牙琴,安以九寡丝。鸣虫挂蝼蚁,飞鸟慑鹍鸡。南枝与北卉,嗟此落长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