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连桥 其四。清代。陈启佑。 蛙声阁阁送轮蹄,喜见新秧出水齐。十二红栏都倚遍,此身疑在洞庭西。
十二连桥 其二。清代。陈启佑。 一镜平开映远天,草荔青共麦苗妍。若非帆影来烟外,错认沙湖作水田。
西郊散步。清代。陈启佑。 西风动山郭,飒然秋气深。散步出郭门,山光青上襟。蝉声咽远树,樵语归平林。黄云卷四野,篝车娱苍黔。俯仰殊各得,大哉天地心。闻道五年前,孤城边骑临。登陴不遑食,干戈苦相寻。我来幸无事,弦诵有余音。人偿室家乐,边乏桴鼓侵。藉此足高枕,怀抱宽古今。林壑开图画,曳杖恣行吟。薄暮独归去,墟烟苍翠沈。
登越王台。清代。陈启佑。 西风吹短鬓,独上越王台。割据今已矣,英雄安在哉。笳声边宇急,帆影海门开。歌舞冈何处,寒鸦日去来。
度大庾岭。清代。陈启佑。 千仞雄关矗,秋风匹马过。天梯蹑云雾,古寺锁烟萝。相业高山仰,劳人终古多。愿将万梅树,补种遍岩阿。
乐乡次唐陈伯玉韵。清代。陈启佑。 驻马寻遗迹,愀然共远征。黄沙迷旷野,白日暗荒城。旧国猿声杳,新村戍鼓平。故园回首处,烟树万鸦鸣。
松滋道中。清代。陈启佑。 四围山色里,天气半阴晴。野草有生意,幽禽多好声。炊烟茅屋接,流水小桥平。最喜民风古,机丝轧轧鸣。
界石。清代。陈启佑。 楚蜀交关处,危崖一径分。滩声疑作雨,石气宛成云。溪市沽新酒,山楼挂夕曛。布帆烟外去,猿啸寂无闻。
十二连桥 其一。清代。陈启佑。 十二长虹碧汉通,鞭丝帽影借匆匆。好风为扫尘沙去,收拾湖光到眼中。
十二连桥 其三。清代。陈启佑。 柳丝斜挂碧毵毵,堤畔人家住两三。竿立鸬鹚门晒网,卖鱼风景似江南。
喜陈懿老示新制。唐代。朱昼。 一别一千日,一日十二忆。苦心无闲时,今夕见玉色。玉色复何异,弘明含群德。有文如星宿,飞入我胸臆。忧愁方破坏,欢喜重补塞。使我心貌全,且非黄金力。将攀下风手,愿假仙鸾翼。
怀东城旧游。唐代。王翰。 水边台榭竹间亭,日日幽闲共客寻。妙曲唱阑欢再和,芳樽引满却重斟。筝弹夜月金莺语,笛弄春风綵凤吟。往事已同风雨去,衰残无复有初心。
梨。宋代。钱惟演。 紫花青蒂压枝繁,秋实离离出上兰。东海圆珪无柰碧,嵰州甜雪不胜寒。已忧仙佩悬珠重,更恐金刀切玉难。自与相如解痟渴,何须琼蕊作朝餐。
水龙吟 月夜闻远笛。清代。周寿昌。 谁家凉夜横吹,一声似彻霜天晓。玉关别恨,银阶幽怨,全穿树杪。叶起蝉吟,枝惊鸦睡,月窥云早。料阑干独凭,朱唇吹彻,怕断送、青春老。恰值雨停风小。恍串珠、穿来旋绕。连绵递送,隔墙谁擪,倚楼远袅。断竹音清,落梅腔远,余音难了。漫自怜、听不分明,恰更比、分明好。
省试霓裳羽衣曲。唐代。李肱。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宴罢水殿空,辇馀春草细。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空梁落燕泥。唐代。顾况。 卷幕参差燕,常衔浊水泥。为黏珠履迹,未等画梁齐。旧点痕犹浅,新巢缉尚低。不缘频上落,那得此飞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