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冬合时,上可驰车马。
子归从桥安,黄流在冰下。
况命使於家,其美世为寡。
是宜饬以行,慰此怀慕者。
送李审言殿丞归河阳。唐代。梅尧臣。 大河冬合时,上可驰车马。子归从桥安,黄流在冰下。况命使於家,其美世为寡。是宜饬以行,慰此怀慕者。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三。元代。戴良。 昔出非好荣,今处非避喧。中行有前训,恐遂堕一偏。商于四老人,遗之在西山。朝歌《紫芝》去,暮逐白云还。当其扶汉储,亦复吐一言。
答李子长雨中遣怀 其二。明代。张吉。 汲涧冷分山月,唫川影弄溪云。著处风光如此,分明物外乾坤。
过唐仁卿先生钓台台在湖山最幽处。明代。谢宗鍹。 山势依台曲折成,断桥深处藕陂清。高人所寄皆孤迥,胜地因年见废兴。春水苔矶枯柳卧,夕阳渔笛野烟横。羊裘亦是寻常事,浪有桐江身后名。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 其十二。唐代。齐己。 莫问□□□,□□逐性情。人间高此道,禅外剩他名。夏□松边坐,秋光水畔行。更无时忌讳,容易得题成。
相和歌辞。大堤曲。唐代。杨巨源。 二八婵娟大堤女,开炉相对依江渚。待客登楼向水看,邀郎卷幔临花语。细雨濛濛湿芰荷,巴东商侣挂帆多。自传芳酒涴红袖,谁调妍妆回翠蛾。珍簟华灯夕阳后,当炉理瑟矜纤手。月落星微五鼓声,春风摇荡窗前柳。岁岁逢迎沙岸间,北人多识绿云鬟。无端嫁与五陵少,离别烟波伤玉颜。
庐山栖贤寺。宋代。邓林。 名重於诸杀,前贤旧隐踪。无人知有路,隔树忽闻钟。瀑壮山疑裂,云深树若封。或传遗稿在,三叩昔时松。
园居三首选二 其一。清代。李宪噩。 荒圃二三亩,种蔬兼种花。栽葵留宿柢,分菊护新芽。野蔓架成壁,山条斸作笆。初泥茅屋净,坐卧野情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