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赫日欲焦拆,西北风来斗减威。
太帝宫庭无暑入,大明冠佩退朝归。
泠泠冷袭琉璃簟,奕奕凉翻翡翠帏。
交扇不须烦素手,淋漓谁复汗频挥。
依韵阎中孚职方暴雨幸凉。唐代。梅尧臣。 天津赫日欲焦拆,西北风来斗减威。太帝宫庭无暑入,大明冠佩退朝归。泠泠冷袭琉璃簟,奕奕凉翻翡翠帏。交扇不须烦素手,淋漓谁复汗频挥。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秋心。宋代。刘黻。 秋日日苦短,秋夜夜苦长。长短不易晷,处厄心自伤。秋风独有声,叶叶闯我窗。秋月岂无情,隙隙窥我床。苒苒寒事迫,孰整衾与裳。故乡隔万山,篱菊那能芳。
恻恻吟 其三。明代。彭日贞。 绿云香散枕函空,满眼凄凉万恨中。我比苏州肠更断,韦娘无面笑春风。
海歌八首 其八。元代。贡师泰。 碇手在船功最多,一人唱声百人和。何事浅深偏记得,惯曾海上看风波。
太清宫烧香。宋代。欧阳修。 清晨琳阙耸漓岏,弭节斋坊暂整冠。玉案拜时香袅袅,画廊行处佩珊珊。坛场夜雨苍苔古,楼殿春风碧瓦寒。我是蓬莱宫学士,朝真便合列仙官。
题胡将军虞山秋猎图。唐代。李质。 虎头将军人中英,六年总制南州城。蛮烟扫尽民安堵,闲来训练三厢兵。是时天高秋色晶,元戎小队临郊坰。出奇应变有成算,长围蹴踏虞山平。挥戈日回羲和驭,饮马水落黄芦汀。西猰逐兽奔流星,落羽电掣辽东鹰。妖狐狡兔何足顾,等閒刺虎屠长鲸。争誇得隽笳鼓清,抚剑叱吒风云生。旌旗归来日未落,毛血满载驼峰腥。分甘设宴享多士,雄吞直欲杯沧溟。将军文武能兼并,十年从事天王征。定功行赏协舆论,遐荒重镇须老成。花村月夜犬不吠,闾阎歌颂腾欢声。左参好事驰令名,题诗作画扬芳旌。观风万一言采择,写入麒麟垂汗青。
送李寺丞归临江。宋代。王曾。 辞荣知退出尘埃,泽国皆推隐逸才。清世不为王事累,白云重向帝乡来。僧因好古留棋诀,鸥为忘机恋钓台。应见酒旗回马首,远烟浓澹百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