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桓司马,娶妾貌甚都。
其妻南郡主,悍妒谁与俱。
持刀拥群婢,迳往将必屠。
妾时在窗前,解鬟临镜梳。
鬒发云垂地,莹姿冰照壶。
妾初见主来,绾髻下庭隅。
敛手语出处,国破家已殂。
无心来至此,岂愿奉君娱。
今日苟见杀,虽死生不殊。
主乃掷刃前,抱持一长吁。
曰我见犹怜,何况是老奴。
盛怒反为喜,哀矜非始图。
嫉忌尚服美,伤哉今亦无。
桓妒妻。唐代。梅尧臣。 昔闻桓司马,娶妾貌甚都。其妻南郡主,悍妒谁与俱。持刀拥群婢,迳往将必屠。妾时在窗前,解鬟临镜梳。鬒发云垂地,莹姿冰照壶。妾初见主来,绾髻下庭隅。敛手语出处,国破家已殂。无心来至此,岂愿奉君娱。今日苟见杀,虽死生不殊。主乃掷刃前,抱持一长吁。曰我见犹怜,何况是老奴。盛怒反为喜,哀矜非始图。嫉忌尚服美,伤哉今亦无。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感怀 其四。明代。李攀龙。 明堂飨元祚,称岁朝京师。侵晨宴鸾台,日夕宿兰池。翩翩佳公子,三五相追随。十千平乐酒,羽爵何参差。长歌激清风,顾眄生光辉。秉我径寸翰,兴文一如飞。旁人徒嗷嗷,匹侣当自知。离别难预图,乐往自成悲。仰观素雪流,俯见朱华披。弃置安足陈,亡没无还期。百年譬影响,倏忽谁能持。
挽陈东湖先生 其三。两汉。张衡。 四大假合相,六根清净缘。祇知心是佛,不惜药成仙。鱼泣衔沙立,鸥疑侧脑眠。凄其野人奠,秋菊荐寒泉。
钓台亭成。明代。李梦阳。 飒飒风涧泻,累累山石峻。卜构倚岑削,檐楹阚奔迅。俯之才一壑,仰面巳千仞。歌游竟日夕,载色掖英俊。故杉改新荫,鲂鲤况充牣。本轻任公钓,讵慕庖丁刃。素飙袅延蔓,商气敛芳润。临深悟邃奥,睹逝识大顺。却笑矜名子,美鱼一何吝。
颓室叹。明代。赵完璧。 倥偬七月来济阳,陇西遄驾秋山长。狂风吹雨行不得,潇潇二日云茫茫。中宵乍歇天兵休,奔泉汩汩庭际流。邮亭寥落少人游,我胡偶寄令嗟愁。呼僮秉烛灭复明,一夕再起莫我由。束装三鼓为谁速,歘然颓室非人谋。飞我天涯魂,顾我仙桂子。一榻粉尘泥,二命惊且喜。始以宦走荣,讵知患且并。几为立岩人,幸免刑谷生。挥泪忽盈把,微名灰且轻。樵云钓沧水,安知此阨倾。人生脩短良自命,神禹风波终亦庆。白头老我岂摧残,青春腾踏知何竟。尼父从天亦泰然,豪雄不变山隤前。壮怀落落胡相牵,前途有酒还如泉。
对月书感 其一。清代。丘逢甲。 明月出沧海,我家沧海东。独怜今夜见,犹与故乡同。丧乱山河改,流亡邑里空。相思祗垂泪,顾影愧归鸿。
感事再用回向壁间旧韵二首 其二。宋代。朱熹。 廊庙忧虞里,风尘惨淡边。早知烦汗马,悔不是留田。迷国嗟谁子,和戎误往年。腐儒空感慨,无策静狼烟。
礼部蒋侍郎挽词五首 其一。唐代。胡宿。 大雅时之老,高阳世有才。英名知四海,公议许三台。华皓辞归去,苍黔望起来。一朝嵩构毁,悯册感馀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