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开南篱梅,暮闻北池蛙。
何时科斗生,草根已吐牙。
只畏草叶长,其下可隐蛇。
游子且勿行,科斗成虾蟆。
初闻蛙。唐代。梅尧臣。 朝开南篱梅,暮闻北池蛙。何时科斗生,草根已吐牙。只畏草叶长,其下可隐蛇。游子且勿行,科斗成虾蟆。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渺长江、浩无今古,悠悠经几流景。桥家松竹知何在,寂历丹枫如锦。行阵整。想斗舰连艘,谈笑烟灰冷。寒光万顷。算只有当年,暮天霜月,惨澹照山影。元戎队,画角梅花缓引。楼船飞渡波稳。中流击楫酬初志,此去君王高枕。应暗省。使万里尘清,谁逊周公瑾。勋名不泯。看阳蛰潜开,老龙挟雨,渊睡为民醒。
安庆摸。宋代。张榘。 渺长江、浩无今古,悠悠经几流景。桥家松竹知何在,寂历丹枫如锦。行阵整。想斗舰连艘,谈笑烟灰冷。寒光万顷。算只有当年,暮天霜月,惨澹照山影。元戎队,画角梅花缓引。楼船飞渡波稳。中流击楫酬初志,此去君王高枕。应暗省。使万里尘清,谁逊周公瑾。勋名不泯。看阳蛰潜开,老龙挟雨,渊睡为民醒。
唐多令 阻风铜陵。明代。曹溶。 溪馆涨愁烟,寒沙落雁前。对床头、短剑萧然。恨乏故人携酒送,渔灯畔,枕书眠。无语泪空悬,征衫似旧年。望江心、白浪连天。尽把香车吹散了,刚留我,倦游船。
鲤湖纪游十首和先辈龚司训韵 其二。明代。黄仲昭。 清湍数里逶迤来,绕向仙宫一鉴开。身世分明方外境,谁言弱水隔蓬莱。
偈三首 其三。宋代。释元静。 自己田园任运耕,祖宗基业力须争。悟须千圣头边坐,用向三涂底下行。
癸巳岁除夜诵孟浩然归终南旧隐诗有感戏效沈休文八咏体作 其五 白发催年老。宋代。程俱。 转眼过三纪,搔头见二毛。先秋同柳弱,早白误山高。种种从渠落,青青竟莫逃。形骸姑置此,痛饮读离骚。
送建宁倅林太博用后村韵二首 其二。宋代。林希逸。 家年爱友相期久,注目云宵看凤翔。半刺暂烦书纸尾,一翁分守系篱傍。多携客上丹青阁,易事贤居夷白堂。更喜宦游逢乐地,户无贵籴稻新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