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读陶潜诗,令人忘世虑。
潜本太尉孙,心远迹亦去。
不希五斗粟,自种五株树。
旷然箕山情,复起濠上趣。
今时有若此,我岂不怀慕。
寄题张令阳翟希隐堂。唐代。梅尧臣。 每读陶潜诗,令人忘世虑。潜本太尉孙,心远迹亦去。不希五斗粟,自种五株树。旷然箕山情,复起濠上趣。今时有若此,我岂不怀慕。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冬夜私归省父望家有作。明代。孙绪。 村巷无人树有声,皎星寒月照孤城。缁尘征橐儿千里,白发高堂夜屡惊。膝下承欢真梦寐,灯前细语自丁宁。回头莫语燕山道,一品公孤俱浪名。
寿母生朝 其六。宋代。朱熹。 仙人昔住紫琳房,一旦翩然下大荒。久悟客尘无自性,故应福禄未渠央。徙居邂逅成嘉遁,捧檄因循愧漫郎。愿借寒潭千丈碧,年年此日奉华觞。
千一载英杰,百二国山河。提封几半宇宙,万里仗天戈。十乘晋军旗鼓,三岁秦关扃锁,地利属人和。位次功第一,未数_侯何。
建青油,持柴荷,听黄麻。乾坤整顿都了,玉殿侍羲娥。且醉东湖花柳,却泛西湖舟楫,留不住岷峨。谁为语儒馆,浓墨被诗歌。
水调歌头(丙戌寿蜀阃)。宋代。李曾伯。 千一载英杰,百二国山河。提封几半宇宙,万里仗天戈。十乘晋军旗鼓,三岁秦关扃锁,地利属人和。位次功第一,未数_侯何。建青油,持柴荷,听黄麻。乾坤整顿都了,玉殿侍羲娥。且醉东湖花柳,却泛西湖舟楫,留不住岷峨。谁为语儒馆,浓墨被诗歌。
寄钱申伯二首。宋代。张元干。 子去客昭武,今侬怀旧游。青山浑在眼,白发暗添头。旅食今安好,归程傥滞留。溪边因野步,试觅水明楼。
春秋战国门。陈蔡君。唐代。周昙。 楚聘宣尼欲道光,是时陈蔡畏邻强。庸谋但解遮贤路,不解迎贤谋自昌。
沁园春 其三 送刘侍御佥宪闽臬。明代。夏言。 白日青天,绣衣骢马,归自钱塘。正快睹中台,法星明润,忽看南徼,宪节回翔。碧海三山,武夷九曲,迢递风烟接故乡。怜君处,仙帆秋水,那得相将。嗟予素食朝堂。畏满目、波涛日夜狂。念相业无成,鬓毛先老,君恩未报,身世都忘。按辔观风,停车问俗,好为闾阎作主张。秋空里,尚远瞻雕鹗,横击豺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