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旧宫阙,水殿芙蓉披。
浊泥留玉骨,疑是葬西施。
西施魂不灭,娇艳葬清池。
梦与公度同赋藕华追录之。唐代。梅尧臣。 吴王旧宫阙,水殿芙蓉披。浊泥留玉骨,疑是葬西施。西施魂不灭,娇艳葬清池。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九日赠曾宏甫二绝 其二。宋代。吕本中。 渐退中原胡马尘,溪山未厌往来频。虽无名酒酬佳节,尚有新诗答故人。
恭颂华侍读鹅湖先生崇祀乡贤祠。清代。曹思义。 三吴盛文物,九龙汇群英。谁持风化原,表率垂仪型。先生策高足,乘运佐休明。清辞摅幽藻,谠论抒忠诚。上方频宠锡,文章被恩荣。惟忠实移孝,精纯贯天经。慈闱悲早逝,滴泪痛失声。敬事受天禄,只以供对庭。冬笋迸寒日,河鱼跃层冰。终身永孺慕,夔夔复蒸蒸。和乐翕诸弟,葡萄救凡氓。在地为河岳,在天为列星。清露不永日,芳兰无久馨。赫赫留遗光,直与囊哲争。音容虽已邈,笾豆从兹登。没世祭于社,顽懦庶以兴。
游仙二首。宋代。秦观。 云车自天来,驾言游混茫。手持太一节,身佩使者章。龙处傍夭矫,马龟伏以翔。朝元紫微上,所睹浩难量。实网结万珠,参伍相焜煌。花品不知数,妙英拆玄房。宫殿随人身,处处辄清凉。危髾擢贞玉,高谢人间妆。二三古须眉,冠云带含光。遗我飞霞佩,副以明月璫。再拜敬服之,百毛发灵香。
禁中闻莺。明代。章懋。 禁苑花深昼漏迟,莺声遥在万年枝。不随舞袖歌《金缕》,却伴仙《韶》奏玉墀。长信梦回欹枕处,琐闱吟罢倚阑时。东风空费如簧舌,不道明廷有凤仪。
好事近·襟韵绝纤尘。宋代。仲并。 襟韵绝纤尘,炯炯夜光明月。合是紫荷持橐,侍丹墀清切。暗香疏影想公家,人与梅超绝。酒罢帝城早去,占百花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