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句溪边,秋光几曲连。
将归三亩宅,远寄下江船。
伴尔唯征雁,悲余有暮蝉。
亲朋如见问,贫外似当年。
送弟良臣归宣城。唐代。梅尧臣。 乔木句溪边,秋光几曲连。将归三亩宅,远寄下江船。伴尔唯征雁,悲余有暮蝉。亲朋如见问,贫外似当年。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边风行。唐代。刘禹锡。 边马萧萧鸣,边风满碛生。暗添弓箭力,斗上鼓鼙声。袭月寒晕起,吹云阴阵成。将军占气候,出号夜翻营。
制布裘成偶题寄黎雪青。明代。陈献章。 海布剪黄云,岭绵庄白雪。制为道人衣,方直无周折。吾老不出门,躬耕慕冀缺。黄昏披此裘,坐望梅村月。美人遗我酒,小酌三杯烈。半酣发浩歌,声光真朗彻。是身如虚空,乐矣生灭灭。
雨不已。元代。方回。 空阶日夜梅霖滴,滴碎人心未肯休。山郡城沉遥可骇,水乡田没更胜忧。民饥盗起关时事,米尽薪殚滞客楼。燕玉谁家政微醉,倚栏撩鬓插红榴。
送太医令周一之从大将军出塞。明代。李攀龙。 武皇按剑明光宫,夜发材官六郡雄。临轩亲遣上将军,誓扫匈奴成大功。白羽九边传汉月,霜戈千里排胡空。辕门岂闻天子诏,帷幄宁多策士风。书记翩翩尔其选,志勒燕然禅姑衍。业许原尝念已深,情忧平勃交仍浅。药囊每拟提荆轲,骢马何曾避桓典。淮阴恶少旧相轻,朔方健儿知姓名。身为揖客元戎府,意气秋高出塞行。二百年来无一战,今日王师遂北征。便当灭虏始朝食,不击单于不解兵。
次韵幼安寺丞感旧见示。宋代。周紫芝。 当时长啸敌先摧,不费官军一炬灰。黠虏自惊风鸟散,使君方看玉山颓。撄城捍贼今亡矣,抗疏论功有是哉。相见可堪谈旧事,为公搔首一徘徊。
贡院楼北新栽小松。唐代。李正封。 青苍初得地,华省植来新。尚带山中色,犹含洞里春。近楼依北户,隐砌净游尘。鹤寿应成盖,龙形未有鳞。为梁资大厦,封爵耻嬴秦。幸此观光日,清风屡得亲。
夜过前中丞翟廷献饮醉作。明代。王世贞。 翟公之门雀可罗,五马焉用长经过。丈夫意气偶相许,不惜葡萄千石多。君家食单况无敌,蒸饼能为十字坼。凫臇金缕压鹅黄,蟹擘霜螯胜熊白。洛城可数饮乳豚,安定虚传噎鸠麦。问君行年七十强,红颜绿鬓双瞳方。手谈意彄尽奇品,高歌激尘飞绕梁。一杯一曲殊未已,残月千门夜如水。欲别无劳问姓名,其人高阳酒徒耳。